论日本小川氏所藏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为摹本.docVIP

论日本小川氏所藏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为摹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日本小川氏所藏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为摹本   编者按:本期学术为书法、篆刻研究。涉及作品考证、风格分析、创作探讨诸类。《论日本小川氏所藏智永墨迹为摹本》通过分析笔画间的呼应、连带关系考察《真草千字文》墨迹,得出了新的结论。《章法的构成与批评》提出了逻辑构成、动态构成、形式构成三种书法构成观念。并论证了三者之间相互统一的关系。《流派印对金文入印的认识与实践》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分析总结了金文入印的历史脉络,指出金文入印和古玺印的不同,对当代篆刻创作不无启发意义。   现藏于日本小川氏手中的《真草千字文》墨迹。曾先后归日本某游化僧人、江马天江(1824-1901)、谷铁臣(1822-1905)、小川为次郎(号简斋,1851-1926)所藏。1879年,谷铁臣将其送交日本京都“古代法帖展览”。1912年。小川为次郎购得此卷并于年底影印出版。民国初年,罗振玉影印《真草千字文》墨迹出版,此卷墨迹在中国遂广为人知。   在《真草千字文》墨迹公布于世之初,便有针对此帖的不同看法,有以为智永真迹者,有以为出于唐人之手者,这种分歧一直延续至当代。本文首先按照递藏的三个阶段介绍前人的考证结论,之后对此问题略陈浅见。   一、对前人结论的回顾   1.谷铁臣所藏时期   明治(1868-1912)初年,太政官儒医江马天江为一游化僧人治病,僧人为表谢意,将所藏《真草千字文》墨迹本赠予江马天江。江马天江持示其好友谷铁臣,谷铁臣喜爱非常,以一部《佩文韵府》换取了这卷《真草千字文》。   (1)日下东作:“定为永师真迹无疑”   1880年,杨守敬担任大使馆随员赴日本,与日本书法界多有交流。杨守敬藏有―本宝墨轩本智永《真草千字文》刻本,也携至日本。1881年新春,谷铁臣的朋友日下东作(号鸣鹤,1838-1922)在杨守敬处看到宝墨轩刻本后,致函谷铁臣云:“昨访清客杨惺吾。观其所藏智永二体《千文》旧拓刻本,云此自王阳明先生旧藏真迹入刻者。熟视之,与公所藏之《千文》神彩、形质毫发相肖,恰如出一手。以弟所鉴,公藏帖,不是空海,不是唐人,定为永师真迹无疑。”由于这卷《真草千字文》墨迹并无书写者名款,所以当时对其书写者有各种猜想。从日下陈作的跋中便可见出。或猜想为空海所书,或猜想为唐人所书。日下东作将此墨迹本与杨守敬所藏智永《真草千字文》刻本对比,确定其为智永所书,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论。此后,学者们的鉴定,都围绕此卷墨迹究竟是智永真迹还是后人临摹而展开。   (2)杨守敬:“定为李唐旧笈无疑”   由于日下东作向杨守敬介绍其友谷铁臣藏有《真草千字文》真迹,故杨守敬致信谷铁臣请求观看,谷铁臣慷慨地将此卷墨迹从京都邮寄给居于东京的杨守敬。经过与刻本对比,杨守敬同样认为此卷墨迹源于智永。但与日下东作不同的是。他认为此卷《千字文》并非智永真迹。如其在1881年夏所写的跋文中所云:“观其纸质墨光。定为李唐旧笈无疑。”至于是唐人的临本还是摹本,此处并未明言。杨守敬《学书迩言》中所评则指为临本:“智师《千文》,固不止―本也,日本亦有一册,余得一影照本。此或唐人所临。”   日下东作并未受到杨守敬观点的左右。在1902年依然为此墨迹本题写了“永师八百本之一,天下第―本”。   2.小川为次郎所藏时期   (1)内藤湖南:“为唐人拓摹,但其摹法已兼临写”   谷铁臣去世后。小川为次郎于大正元年(1912)购得此卷墨迹。并于当年年底珂罗版影印出版,书后附有内藤湖南(1866-1934)的长跋。   内藤湖南在跋文中做了两方面的考证:其一,追溯此卷墨迹何时传入日本:其二,判定此卷墨迹究竟是智永真迹还是后人临摹。   关于传入日本的时期。内藤湖南说:“……但此本传来我邦,当在唐代,当时归化之僧、遣唐之使所赍二王以下率更、北海、季海等法书,载在故记旧牒,班班可考,独永师有此剧迹,而官私著录寂焉未有之及。何也?按《东大寺献物帐》录拓王羲之书廿余种。中有‘真草千字文二百三行,浅黄纸,绀绫?F,绮带’,今此本已失去?F带。而纸质行款并皆与献物帐合。……综而考之,此本为献物帐所录王书真草千字文殆无可疑。”日本圣武天皇(701-756)去世之后,皇后藤原光明子将天皇遗物以及自己的书法作品捐给奈良的东大寺。所捐物品的目录称《东大寺献物帐》。在《东大寺献物帐》中记载有廿卷拓王羲之书法。其中一卷下注“真草千字文二百三行”云云。内藤湖南认为正是小川氏所藏的这卷《真草千字文》。明明是智永的手笔,为何《东大寺献物帐》著录为王羲之书?内藤湖南在跋文中说:“且永师所书八百本皆拓梁集王书。董彦远已言之。东坡所云永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化是也。”??记载,梁武帝命殷铁石摹拓王羲之所书千字,周兴嗣编次成文,智永曾临集王羲之书《千字文》八百本。内藤湖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