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酒店塔楼超高层结构设计.docx

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酒店塔楼超高层结构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酒店塔楼超高层结构设计

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酒店塔楼超高层结构设计枫*杨(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02)摘要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酒店塔楼大屋面高度为171m,采用了桩端后注浆的钻孔钢灌注桩和3.0m厚钢筋混凝土筏板,选择了带顶部加强层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刚臂结构的混合结构体系。对于结构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取值、振型信息、风和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了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中震下性能指标所采取的措施、剪力墙中设置钢骨减小墙体厚度、伸臂桁架和环带桁架的设置以及弹塑性分析。关键词超高层结构,框架—核心筒—刚臂结构,性能指标,伸臂桁架,弹塑性分析StructuralDesignoftheNorthBundMagnoliaPlazaHotelSuperHigh-riseBuildingYANGFeng*(EastChinaArchitecturalDesign&ResearchInstituteCo.Ltd.,Shanghai200002,China)AbstractTheNorthBundMagnoliaPlazaHoteltowerwith171mheightisahigh-risebuilding.Cast-in-sitepileswithpostgroutingtechnologyandmatfoundationof3.0mthicknessareadopted.TheSRCframe-core-outriggersstructuralsystemwithstrengthenedstoreyisusedinthisstructure.Rudimentaryinformationsuchaswindloads,earthquakeeffects,vibrationmodes,structuralresponsesunderwindandseismicloading,wasin-troduced.Somekeyissuesofdesignwereemphasized,includingstructuralmeasuresundermoderateearth-quakes,steelinshearwallsforreducingwallthickness,outriggersandbelttrusses,andperformingelasto-plasticanalysis.Keywordssuperhigh-risebuilding,frame-core-outriggersstructuralsystem,performanceindex,outriggers,elasto-plasticanalysis及剖面图见图1。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8(安评报告),场地类别为IV类,场1工程概况北外滩白玉兰广场位于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与旅顺路交汇处,是未来黄浦江北岸地区开发与建设的核心区域。本项目主要包括一栋办公楼和一栋酒店,其中酒店塔楼地上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是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酒店地上共40层,总高度171.7m,周边还包括一座地上6层、高57.2m的展馆建筑和5层的附属商业裙房,地面以上酒店塔楼与裙房均设置防震缝,将酒店与裙房划分为各自独立的结构单元。建筑效果2地特征周期Tg=0.9s。基本风压w0=0.55kN/m(50年一遇)和0.60kN/m2(10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为C类,体型系数取为1.4,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风振系数均按照规范取值。本项目进行了风洞试验,通过比较,50年一遇及100年一遇的收稿日期:2013-02-26*联系作者,Email:feng_yang@ecadi.comStructuralEngineersVol.29,No.6StudyofDesignMethod·2·结构地基基础布置详见图2。图2基础布置图Fig.2Thearrangementofbasement图1工程效果图及剖面图Fig.1Architecturaleffectdrawing3结构体系风荷载风洞试验结果均大于规范结果。结构计算时,位移计算采用50年一遇的风洞试验结果,强度计算时采用100年一遇的风洞试验结果。塔楼采用带顶部加强层的框架+筒体+刚臂结构的混合结构体系[1]。平面呈月牙形布置,主要抗侧力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道抗侧力体系:在角部及端部区域设置型钢暗柱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塔楼的核心筒偏置在平面的一侧,主要墙体的厚度由下至上在850~700mm范围内,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下至上为C70至C50。核心筒的外墙呈闭合式,从而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