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数学教师外出学习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数学教师外出学习体会

小学数学教师外出学习体会 烟台之行学习有感   5月8日至11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教研室与《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专题研讨会。在三天时间里聆听了三位专家的报告,观摩了13节研讨课,紧张而又充实,也有许多触动和感想。 大会分为两部分,一是由唐彩斌、张丹、周玉仁三位教授分别做专题报告,省教研室徐云鸿老师评价道:理论的高度、历史的角度、国际的视野、国内的权威。二是由13位教师分别以五种版本的教材为蓝本,为我们展示了《连乘应用题》、《倒推策略解决问题》、《路程、时间与速度》、《两步计算(带小括号)》、《比多少的解决问题》、《相遇问题》等课题,反映了全国小学数学界对解决问题的探索与研究。这13位教师既有全国知名度的江苏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徐斌校长、浙江嘉兴南湖区教研室的朱德江老师,也有我省获优质课一等奖的青年教师。徐云鸿老师在大会总结时指出,本次会的13节课不是引领课,而是研讨课,供大家研究和讨论。而且大会只是为大家研究“解决问题”专题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不会随会议的结束而停止,而是把这些课进行反思、梳理,找出每节课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的对策,进行再创,记录这个过程,进行跟进研究。对于专家的报告,徐老师也指出“观点不一致是很正常的。”只要进行梳理,达成共识即可。下面谈几点本人学习的心得和感想。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写听课记录时,总是低头速记,生怕自己一不留神,漏掉教师某句精彩的话语。却很少有机会抬起头来,放松地观察一下课堂上学生的一举一动,看看他们是否在课堂上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听完一节课,我突然有种感觉,我不得不承认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一节课的滔滔不绝,学生虽有不俗的表现,却免不了成了教师精彩表演的陪衬。回想自己的课堂,何尝不是自己唠唠叨叨,还总觉得强调地不够,讲得不全面,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你讲的每句话都是有用的吗?有多少是学生想要听的?又有多少是学生不爱听又不得不听的?这是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深思的问题。我们不能以“都是为了孩子好”为借口,而逃避问题不去寻找自身的原因,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什么地方可能有困难,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想方设法防患未然。可这样的课堂还是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中心,学生出现了教师预设以外的情况,教师不是束手无策就是置之不理,试想这样的课学生会喜欢吗? 常态课尚且不说,公开课、展示课不仅面对学生,还要面对专家和众多听课的教师,执教者在讲课时不得不考虑——我怎么上才能让听课人明白我的设计意图,每个环节我要有什么样的小结语才能体现对学生思维的引领和提升,这就免不了作秀的成分。像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解决问题”教学,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的出现在语言中,有的出现在课件上,至于学生真正领悟多少,可能就很难量化出来。这就造成了一节课教师讲得妙语连珠,让听课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技巧的运用上,而偏离了对学生学习状态、情感体验的关注,学生成了课堂的“配角”,课堂成了少数优秀生配合教师完成的华丽演出。或许我们早应该转变观察角度,不仅关注教师怎样教,更要关注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愿意思考、会思考。 二、教学研究需要“局外人”的参与和探究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历来对教学的研究,都是教育者光荣的使命。很少有其他行业的人士参与。可能是搞教育的人更懂教育,但这样不免会出现“当局者迷”的现象。就如张丹教授提到的“局部审题”现象,即教师出示一道题,问:你能找到哪些信息?教师往往叫几个学生一人说一条,把题中的信息找出来。这稀松平常的一幕在张教授的眼中却有深刻的思考。我说一条,你说一条,看似平常,但我们从没有想过,一道题在学生的头脑中也是支离破碎的,学生不能从整体上理解这道题,造成了审题上的困难,这些都是我们无意间“培养”出来的。张教授没有当过教师,但她经常听课,对小学数学教学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她常以孩子的母亲的身份,去阐述自己的观点,很亲切,也让人信服。针对“局部审题”,她提出“整体审题”,从一年级就开始训练,让个别审题代替全班审题,自发审题代替指导审题。像这样的观点,在张教授的报告里还有很多,娓娓道来,让人受益匪浅。 以前,我很反感有些所谓的专家提出的各种吸引人眼球的观点,没有教学的经历,空谈高深的理论,让工作在一线的老师无所适从。而听了张教授的报告,我又重新认识了“局外人”的旁观者清。教学改革不仅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也需要象张教授这样的人士为我们指点迷津。 张教授的许多观点都很不错,摘录几点与大家分享。 1、教师的三大基本功——举例、提问、优化。 2、在教学中,教师对知识梳理的多,对方法梳理的少。 3、课堂上,不仅给思维迅速的孩子机会,也要给思维深刻者机会。后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思考。 4、应该放手让孩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