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梅毒: 淋病: 尖锐湿疣: 巨细胞病毒: 生殖器疱疹: 衣原体感染: 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损害,晚期能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劳动力丧失甚至死亡。 传播途径 梅毒孕妇可以通过胎盘将病毒原体(苍白密螺旋体)传给胎儿,也可以发生产道感染,引起早产、死产或娩出先天梅毒儿 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 患一、二期梅毒孕妇的传染性最强, 梅毒病原体在胎儿内脏和组织中大量繁殖,引起妊娠6周后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 未经治疗的一、二期梅毒孕妇几乎100%传给胎儿,早期潜伏梅毒孕妇感染胎儿的可能性达80%以上。未经治疗的晚期梅毒孕妇感染胎儿的可能性约为30%,晚期潜伏梅毒孕妇,虽性接触已无传染性,感染胎儿可能性仍有10%。通常先天梅毒儿占死胎的30%左右。 娩出先天梅毒儿,早期表现有皮肤大疱、皮疹、鼻炎鼻塞、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晚期先天梅毒多出现在2岁以后,表现为锲状牙、鞍鼻、间质性角膜炎、骨膜炎、神经性耳聋等,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明显增高。 梅毒胎盘的病理 妊娠合并梅毒引起死胎、早产与胎盘病变有关。 梅毒感染的胎盘大而苍白,胎盘重量与胎儿之比达1:4。 光镜下见有粗大、苍白“杵状”绒毛,间质增生,间质中血管呈内膜炎及周围炎改变,并见狭窄的血管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侵润形成袖套现象。 实验室检查 病原体检查:在一期梅毒的硬下疳部位取少许血清渗出液,放于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螺旋体可以确诊。 梅毒血清学检查: 治 疗 原则是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用药足量,疗程规则。 孕妇早期梅毒:首选青霉素 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im.qd.连用10~15日 氨苄青霉素240万U.im.qw.连续3次。若青霉素过敏,则红霉素0.5g,q6h,连续15日 孕妇晚期梅毒,用药同上,时间翻番。 先天梅毒:脑脊液VDRL阳性者,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d .im 连用10~15天;脑脊液正常,氨苄青霉素5万U/kg/d,一次肌注 。 淋 病(gonorrhea)?? 由革兰染色阴性的淋病奈氏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 传 播 途 径 直接传播:绝大多数通过性生活,经粘膜传播,以子宫颈管最常见,同时可以波及尿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等处。 间接传播:主要通过接触染菌衣物、毛巾、床单、浴盆等物品及消毒不彻底的检查器械等。 淋病对妊娠、分娩、胎儿的影响 妊娠期任何阶段的淋菌感染,对妊娠的预后均有影响: 妊娠早期可导致感染性流产与人工流产后感染; 妊娠晚期易因淋菌性宫颈管炎使胎膜脆性增加,极易发生胎膜早破。 对胎儿的影响: 早产; 胎儿宫内感染。胎儿感染易发生胎儿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甚至导致死胎、死产。 产后:产褥感染。 淋病对新生儿的影响 发生新生儿淋菌结膜炎、肺炎,甚至出现淋菌败血症。 淋菌感染的潜伏期为1~14天,故新生儿淋菌结膜炎多在生后1~2周内发病,可见双眼眼睑肿胀,结膜发红,睫毛粘在一起,睁眼时流出脓性分泌物,局部加压有脓液溢出。未能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 实验室检查 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见到多个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作出初步诊断。 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 预 防 在淋病高发地区,应做好筛查工作。 淋病孕妇娩出的新生儿,应预防用药,青霉素10万U,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红霉素眼膏涂双眼,每日至少2次。 治 疗 原则:尽早彻底治疗,遵循及时、足量、规律用药原则。 孕妇主要选用抗生素治疗,通常首选头孢曲松钠1g,每日一次肌肉注射,并加用红霉素0.5g,每日4次口服,连用7~10日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复查,连续3次阴性为治愈。 尖锐湿疣是近年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仅次于淋病,居第二位。 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毒。 性交为其主要传播途径。 好发部位以外阴部(阴唇后联合、小阴唇内侧等)最常见,占93%,其次是宫颈占32%,阴道仅占18%。 病 因 尖锐湿疣的发病和机体免疫状态关系密切。 孕妇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加之阴道分泌物增多和外阴部湿润温暖,容易患尖锐湿疣。 妊娠期病灶增长快,分娩后缩小或自然消退。 病 灶 特 征 ?呈多发性鳞状上皮乳头壮增生,质硬,突出于表皮,表面粗糙。 有肉质蒂柄,多聚生成群,也可融合在一起形成丛状、乳头壮生长,或呈鸡冠状、菜花状或桑葚状。 妊娠期间的生殖道尖锐湿疣数目多,病灶大、多区域、多形态,分娩后缩小或自然消退。 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 孕妇患尖锐湿疣,有垂直传播的危险。 胎儿宫内感染极罕见,有个别报道胎儿出现畸胎或死胎。 绝大多数是通过软产道感染,在幼儿期有发生喉乳头瘤的可能。 ? 处 理 ?妊娠36周以前孕妇患尖锐湿疣时: 若病灶小且少,仅在外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