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绝经前后诸证(menopausal disorders) 定义 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热,面赤汗出,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易怒,失眠健忘,精神倦怠,腰背酸痛,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又称“经断前后诸症”。 证候常参差出现,轻重不一,发作次数和时间无规律性,病程长短不一,短者数月,长者可迁延数年甚至十余年不等。 祖国医学 中医学很早就对本病有了明确认识。《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妇女至绝经前后,肾气渐亏,天癸将竭,精血不足,阴阳平衡失调,出现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等肾阴肾阳偏盛偏衰现象,导致脏腑功能失常。 肾虚:肾阴不足而肝阳上亢; 肾阳虚弱,脾失健运而生痰湿。 病因病机 病因:与先天禀赋、情志所伤、劳逸失度、经孕产乳所伤等因素有关。 病机:肾精不足,冲任亏虚。 病位:主要在肾,与肝、脾、心三脏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 现代医学 相当于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时间。 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 自然绝经: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 人工绝经: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性治疗所致的绝经。人工绝经更易发生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最明显的变化是卵巢功能衰退,随后表现为下丘脑-垂体功能退化,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 一般在45-55岁之间。约35%左右的妇女在绝经期前后伴发各种不适症状,多数症状较轻,通过自行调节可逐渐消失。约25%左右症状较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其病程长短不一,短者1-2年,长者数年至10余年,需要系统治疗。 辨 病 (1)近期症状: ①月经紊乱:40岁左右妇女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持续时间长及经量增多或减少。 ②血管舒缩症状:潮热是特征性症状,是雌激素降低的特征性表现,为反复出现短暂的面部和颈部及胸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烘热,继之出汗,一般持续1- 3 分钟。该症状一般持续1-2 年,长者可达5年或更长时间。 ③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心悸、眩晕、头痛、失眠、耳鸣等。 ④精神神经症状: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波动大,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抑郁、不能自我控制及记忆力减退等。 (2)远期症状: ①泌尿生殖道症状:阴道干燥、性交困难及反复阴道感染、排尿困难、尿痛、尿急等; ②骨质疏松:50岁以上妇女约半数以上会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在绝经后5 - 10 年内),最易发生在椎体; ③阿尔茨海默病:绝经期妇女发病率高于老年男性; ④心血管病变:绝经后妇女动脉硬化、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绝经前。 实验室检查:血清FSH(促卵泡激素)值升高,或伴有血清E2(雌激素)值降低。 辨 证 主症:40岁左右妇女,出现月经紊乱,性欲减退,阵发性潮热,出汗,心悸,情绪不稳定。 肾阴虚:头晕耳鸣,烘热汗出,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腰酸腿软,或皮肤瘙痒,月经周期紊乱,经血或多或少、色鲜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肾阳虚:头晕耳鸣,形寒肢冷,精神萎靡,面色晦黯,腹冷阴坠,大便溏薄,腰酸尿频,甚者冷汗淋漓,面浮肿胀,小便失禁,月经不调,量多或少,色淡质稀,带下量多,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 肾阴阳两虚:既有头晕耳鸣,烘热汗出,腰酸乏力等症,又有畏寒怕风,面浮肿胀,肢冷便溏,小便清长等症,经来无期,月经过多或过少,淋漓不断,或忽然暴下如注,色淡红或黯淡,质清,舌胖大,苔薄白,脉沉细。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烘热汗出,心烦易怒,腰膝酸软,性欲减退,月经紊乱,经来量多,或淋漓漏下,舌质红,脉弦细数。 痰气郁结:肥胖,烘热汗出,胸闷痰多,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纳少,便溏,月经紊乱,苔腻。 治 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滋肾固本,调理冲任。以任脉、足太阴经及背俞穴为主。 主穴 关元 肝俞 肾俞 三阴交 太溪 关元--任脉经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可益肾固本,调理冲任;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与肝俞、肾俞、太溪可调补肝肾脾以治本。 配穴: 肾阴虚加照海、水泉; 肾阳虚加命门、志室; 肾阴阳两虚加命门、水泉; 肝阳上亢加太冲、照海; 痰气郁结加中脘、丰隆; 失眠加四神聪、神门、安眠; 汗多加合谷、复溜、夹脊; 心悸加内关、神门。 操作:肾阳虚加灸法。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神门、交感、肾、肝、脾、心。每次选一侧耳穴3--4个,毫针用轻刺激。也可用埋针或贴压法。 电针法 三阴交、太溪。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用疏密波弱刺激,以病人稍有刺激感为度,通电20--30分钟。 按 语 1. 针灸治疗本病有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