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城内的古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绍兴城内的古井   公元前494年春,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君臣带着残兵败将逃退到会稽山上,范蠡处第一道防线固陵(今名城山),越王勾践处第二道防线越王峥。城山在今杭州市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山高128米,今山顶城堡遗址内尚有井、有池,残垣高3米至5米,内缓外陡,易守难攻,故称“固陵”。现在城山半山有古越亭,又有亭联:卧薪尝胆誓雪越耻,立马馈鱼智退吴兵。   这里的背景故事是勾践、范蠡分别被围困于越王峥和城山,越国势穷被迫求和。吴国本欲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败越国,无奈范蠡早在山上有所经营,不但储备了粮食,更对水源有充分准备。谈判中,吴国送越人咸鱼,暗示你们将被晒干,而越人则回赠一双活鲤鱼……吴国见城堡中水源丰沛,知道一时困不死越军,只得同意越国的求和要求……   越王峥,在柯桥区夏履镇,山上有目鱼池,据《越绝书》载:“其利不租。”就是说那水里的出产有免税的特权。如果一点点水面,免税有什么意思!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那几口井和池,就不会有后来的波澜壮阔的吴越春秋史了!   诸暨牌头镇的越山寺也有与越王勾践和范蠡有关的传说,寺在山上,寺内照样也有“鸱夷双井”……   从这些比较中我们似乎发现了一个以前被忽略了的历史现象:凡是范蠡经营的制高点,一定优先考虑水源问题!由这个现象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类推:今天绍兴城内府山、塔山上这么多的井、泉、池,有些是不是也是越国遗存呢?   查看历代方志,府山上曾有诸如方井、乌龙井、清白泉等。   《嘉泰会稽志》卷十一《井?府城》说:“方井在通判北厅卧龙山足。齐祖之有《新井》诗。今名卧龙泉。”   综合《嘉泰会稽志》卷九《山?府城?卧龙山》相关记载:“乌龙井在越王台下原威果营内。”而所谓威果营,只是北宋末年20名海州(今连云港市)护驾南来的老兵的养老院。娄如松在其《绍兴古迹笔谭》中考证说,乌龙井即龙湫泉。但他却避而不谈龙湫泉在越王台之上这一点。   清白泉,看似是泉,不在本篇所论,但它情况特殊,它其实是井。清白泉目前的定位是北宋范仲淹为越州知府时之遗迹!但实际上该泉早已存在。范仲淹于宋宝元二年(1039年)任越州知府,次年初在府山西岩下获一废井,除去藤蔓,淘尽污泥,因泉“清而白色”,遂命名为清白泉,并盖清白堂于上,又撰《清白堂记》,文中提出了“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的政治主张,受到后世赞赏。   这说明清白泉是范仲淹对一口废井疏浚后获得的,也说明在他之前此井早已存在,只是不叫清白泉而已!   1982年,园林部门在越王殿下清理场地时出土了两块明代石碑。一块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绍兴知府戴琥撰写的《复清白泉记》,另一块为《清白堂?清白泉记》。同时在越王殿下发现了一口井泉。如今二碑就立于此井泉旁,泉则被名之“清白泉”。   但必须说清楚的是清白泉本在府山“西岩”,如今府山西麓雷公殿(当年曾是州府官员家属宿舍)前就有一口古井,它是不是清白泉有待进一步查考。它是怎么跑到府山东麓越王殿下的,也有待进一步查考。而越王殿下的这口“新清白泉”,很可能就是越国的“地窦”,《吴越春秋》载:当年范蠡筑勾践小城,“西北立龙飞翼之楼,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我们童年时,这尚是个无水的干坑,且有横洞,偶有顽童爬进去探索,均不及底而返,当时记得有年长的说起此洞一直通到光明路(就是古火珠巷,亦即古火珠山所在地,今则为城市广场矣)。后来它可能坍塌了,阻挡了渗泄的通道,使干坑变成了水凼,这就为其变身“清白泉”创造了条件!   现在转而说塔山上的灵鳗井。塔山在越国时就有龟山、怪山、飞来山等名,因南朝宋时僧惠基在塔山建宝林寺又叫宝林山,后又因寺内建塔而名塔山。《越绝书》云:“龟山者,勾践起怪游台也。东南司马门,因以?莨辍S盅鐾?天气,观天怪也。高四十六丈五尺二寸,周五百三十二步,今东武里。一曰怪山。怪山者,往古一夜自来,民怪之,故谓怪山。”勾践还在塔山上建了具有观察天文和气象性质的灵台。《吴越春秋》云:“……名东武。起游台其上,东南为司马门,立增楼冠其山巅,以为灵台。”   灵鳗井井口今围以石圈,上书“古灵鳗岫”,字出于民国绍兴县长贺扬灵手笔。相传古时井中有鳗,凡鳗出游,越中必有水旱疫疾之灾。古籍记载此鳗有鳞,两耳特大,身上有刀痕,传是黄巢起义军到绍兴,被黄巢用剑砍伤。这个故事证明了春秋越国时代灵台的位置所在!所谓灵台,是古时帝王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的建筑,同时也是上天星辰之名。   绍兴尽管是水城,由于造城思想受范蠡的影响,城里依然掘有很多井,如《嘉泰会稽志》载绍兴城内五厢九十六坊,其中叫“义井坊”的就有二处,分别在第一厢和第二厢。其他坊不是没有井,如后来保留下来的老地名尚有如井巷、双井头直街等,这些,原来都在坊里的。   更多的地方虽无“井”字头地名,但依然有井存在,如沈园内的“六朝古井”,沈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