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I创业街景观设计任务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BI创业街景观设计任务书

成都SBI创业街景观工程 设计任务书 项目名称: 成都SBI创业街项目 编制单位: 成都东创科技园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电话: 主管部门: 编制日期: 2008 年 9 月 4 日 成都SBI创业街景观工程 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慨况 本项目位于成都温江区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中央商务区海科路和科林路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临锦绣大道,东临地铁广场,规划轻轨从北面通过。周边大型商业区及住宅围绕。规划总用地为7.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83296㎡,包含研发办公楼、单元式孵化楼、住宅楼、商务酒店、创业培训中心、园区餐厅、大型商业广场、商业街等。区域原有地势较为平坦,树木不多。园区景观设计依据建筑总平面规划设计。 二、总体构想 (一)创 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知识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工业厂房和办公大楼已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需要。如何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更好地实现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成为每个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成都SBI创业街提供了目前市场上领先的科研生产理念,满足企业在科研生产一体化上的需求,为企业带来全新的现代化办公生产环境及创业人社区。 创业人社区必须拥抱绿色,亲近自然,不仅要有优美的自然景色,而且要有以上所述先进的理念,要现代科技与自然融为一体。园区环境在研发过程中对企业员工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沟通交流功能,是科研人员的第二个办公空间,景观设计要结合各种构景要素创造科技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境界,从而对科研人员起到熏陶和导向作用。 (二)总体规划 本项目总体规划基于对用地及周边环境的深入分析,将来沿海科路东部较成熟,大量人流从东面引入,将商务酒店和大型商业中心布置在用地北地块东侧,2幢单元式孵化楼布置在此地块西侧。在南地块西侧布置4幢点式研发办公楼,东侧布置7幢板式高层住宅,北侧在大型商业中心对面为商业步行街。北地块3幢板式商务酒店、单元式孵化楼与大商业中心之间形成绿化广场,南地块研发办公楼与住宅楼之间用集中绿地分隔,整个园区两绿化广场,一步行街休闲广场,既是各功能区块的组织体,又是分隔体。 园区内部主景观通过贯穿南北的景观轴连接起来,在轴线上布置了四个广场,两端分别是商业和住宅绿地广场,中间是商业广场,轴线和广场既是各功能区块的组织体,又是分隔体。再通过一个东西向的轴线和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三)主题定位 本科技园定位为成都市温江区国家级创业园的服务基地,通过设计体现科技创业园区高效、高技、个性化的特点,充分体现智能化、社会化、现代化,简洁又富有创意的设计突出一个个性鲜明、使用方便、符合时代潮流和现代风格的科技创业人社区。 北地块: 该地块以大型商业广场为中心,西北面围绕单元式孵化楼和商务酒店。首先须突出娱乐休闲主题,通过富有休闲的主题景观节点、设施的设计,凸现时尚、繁荣的商业氛围,能够带动该地块的商业并与规划路对面商业街相呼应。其次地块北部为规划30米宽城市轻轨广场,此地块景观设计须考虑与后续轻轨广场景观的过渡与衔接。通过大型商业广场与单元式孵化楼间的商业绿地景观,弱化商业对办公环境的影响。 南地块: 该地块功能划分为办公、商业及住宅三大区域。西面通条式办公区域,突出高新技术研发与孵化主题,并与科技园发展光机电及清洁能源产业相结合,通过对相关产业元素的整合与提炼融入景观设计。东南面区域为配套住宅区,通过住宅绿化广场和活动健身场所的设计,体现与周边商业及办公建筑空间的相对独立性。住宅建筑底层部分为架空层,此部分也需进行景观设计,并注意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有机结合。 (四)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成都SBI创业街环境是海峡科技园的景点之一,在统筹规划上要与温江区国际花园城市建设统一起来,在外观上要与外界通透,以展示优美的园区环境。除东面为城市规划道路外,园区三面由城市道路围合。 2、整体的和谐统一原则。根据建筑方案所表达的建筑形式,仔细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将建筑融入环境,建筑与环境相互衬托,交相呼应,相得益彰。环境小品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体现科技文化,成为环境的点缀和烘托。在适当建设运营成本的前提下可考虑少量水景。考虑到整体的协调一致性,公共场所的指示牌、垃圾箱、背景音乐音箱、公共照明路灯等设施的外观设计应与周边景观完美契合。 3、植物景观设计要形成“以人为本”的优雅高品味工作环境空间,提升环境优化研发氛围的功能。设想企业员工从自然空间(停车场或入口)过渡到办公空间(建筑物),各个空间节点景观将会充满勃勃生机。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