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林泠的乌脱邦的变奏-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
旁觀者的思索―――試析林泠詩作中的抒情特質及其女性觀點義涵
摘要
五○年代以後,台灣詩壇大舉綻放奇異的花朵。重要的詩社如現代派、藍星、創世紀等,先後崛起。林泠是五○年代台灣詩壇的重要詩人,她的詩作最早發表於一九五二年的《野風》,當時年紀不過十四歲,由此可見其早慧。楊牧在<林泠的詩>一文中論及這位女詩人,曾說:
林泠的抒情詩具有一套完整的意象系統,紛紜組合,探向內心的精神世界。所謂意象,紛紜不免容易,組合成系統便需要慧心才具。讀林泠的詩,我們不難看出她於詩的格律排比並不刻意的經營,概以有機形式詠嘆進行,……這種風格,曾經是台灣三十年來現代詩的主要面貌之一。
楊牧所言的是青春年少的林泠,那位一九八二年出版詩集時的林泠。那時正
如楊牧所言。林泠的文字呈現出個人的自由抒情風格,不追求一般形式的經營與鋪陳,而是直指內在孤獨青春的生命。無論是如同夢囈獨白的<不繫之舟>,或是抒懷生命失落感的<一張名信片?一九五五年>,都是呈現個人與內在的精神世界。然而睽違多年,於二○○三年出版詩集《在植物與幽靈之間》的女詩人,是否仍舊一如當年,致力追求著詩境的詠嘆與夢呢?
鍾玲在《現代中國謬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中指出林泠作品中「隱藏
了強烈的情緒」。即使是少年時代創作的詩歌,其用字與抒情皆隱含了強烈的
個人情意。這樣的個人情意,對照二○○三年出版的新作,我們不難發現,詩
人早以突破往昔柔美書寫的結構,轉而將強烈的情緒發展為深刻的揭示與主題。
就詩作而言,詩人對於自我的意識發展的更成熟,如<烏托邦變奏>三首、以及
<移居,靈魂的>,皆可見詩人由純粹的精神轉入人間的痕跡。早期詩作中曖昧
情懷與萌芽的意識,今則轉為更強烈的女性觀點與生存思索。本文將試析林泠詩作中的女性觀點,並輔以其詩作發表之年序先後,說明林泠詩作中所呈現之抒情特質及女性觀點意涵。
一、林泠詩作中的抒情特質
(一)客觀的冷靜抒情特質
林泠自一九五二年開始發表詩作,其詩風呈現出特有的女性抒情。鍾玲在
《現代中國謬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第五章<五十年代清越的女高音>總
結其藝術特色時說:
林泠欲言又止,親切溫婉的語調,字裡行間潛藏的熱情與激盪、文字節奏的運用自如,可說是中國女性婉約派之正宗。上承李清照、朱淑真婉約派的詞,其矜持純美的少女情懷,為以下年輕一代詩人鋪了路:方娥真、馮青、王鎧珠。
儘管鍾玲將林泠的詩作視為「婉約派」的正宗,並與李清照等傳統女詞人對照,但實際上林泠所呈現的抒情風貌,與正宗「婉約派」的詞人並不相同。相較於傳統詩詞中「自憐式」的傷春情懷,林泠的抒情詩所呈現的女性思維則較少自憐,反而具備另一種旁觀者的清醒。一九五二年的<流浪人>,可作為林泠詩作的一個起點:
我多嚮往於你
吉普賽的腳步
遲重的
卻伴著琴音
沙啞了的
在你折斷的琴弦上奔騰
煙,年華
在你的心底交織著無言的詩篇
唱不出
但,那兒有無聲的飲泣
走不完的路
搖曳著黝黑的身影
青春的花朵揉碎在路旁
熱情與愛恨
塞在背後的行囊中
為的是
你再不願彈出歡笑
寂寞?
--也許並不
心底
有你夢想的家園
腳底
有你故關的泥沙
只是歲月把你的眼睛
染成了灰色
你,仍舊在找尋
那曾失落了的
你自己底心
沒有眼淚
--因為
你還有明天
林泠的詩常以「第一人稱」作為敘述角度,如<不繫之舟>、<雲的自剖>、<散場以後>、<撞鐘人>、<紫色與紫色的>等。有時則「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交錯使用,如<微悟>、<題畫>,<流浪者>亦屬於第一人稱的敘述觀點,詩人擬定了「我」與「你」進行自由想像的對話,而主角嚮往的對象有著「吉普賽的腳步」,彷彿是一個流浪的歌者,充滿「沙啞了的」與「無聲的飲泣」。對流浪者來說,歲月不是貞靜美好,而是歷經風霜的過程,因此詩人說「只是歲月把你的眼睛/染成了灰色」,在流浪的生命中,充滿了「走不完的路」以及「青春的花朵揉碎在路旁」。詩人以「我」的角度俯視了流浪者的困頓與灰色歲月,以及其流浪生涯中不停重複的「明天」。詩中「琴」的象徵可以視為「我」心繫於流浪者的線索,但細觀本詩的抒情特質,儘管描寫的是愛戀題材,詩中卻沒有幽怨與哀傷的情愫,只是冷靜的旁觀。鍾玲在探討本詩時指出林泠的詩中充滿「矜持少女與不羈浪子的愛情故事」,因此,「男女主角的性格因而走向兩個極端」。但如果從<流浪人>本身的抒情特質來看,並沒有所謂「矜持少女」的突出形象,「我」的敘述不但沒有羞怯的成分,反而有成人式的冷靜與客觀,在「我」的觀看與層層解剖之下,流浪者不安與失落遂呈現在讀者面前。
除了<流浪者>之外,一九五六完成的<阡陌>,亦能呈現林泠抒情詩特有的冷靜特質:
你是橫的,我是縱的
你我平分了天體的四個方位
我們從來的地方來,打這兒經過
相遇。我們畢竟相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