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园林艺术结课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园林艺术结课论文

凡尔赛宫苑和颐和园对比赏析 ——《园林艺术》结课论文 学院:土建 学号 姓名:张璐 摘要:园林自古以来就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因此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将以凡尔赛宫苑和颐和园为例,赏析园林艺术,并对比中西园林的差异。关键词:古典园林 凡尔赛宫苑 对比 赏析 颐和园 文化园林来自于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是文化的升华,富强的体现,因为她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科学技术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这不难从世界园林发展史中看出,园林文化发展强盛的国家,都曾经独霸天下,创造过属于自己的时代。如中国,希腊,罗马,意大利。而今,园林却不仅限于深宫大院,宫闱殿阁,名山大川,而广泛建置于街头、交通枢纽、住宅区、工业区以及大型建筑的屋顶,使用的材料也从传统的建筑用材与植物扩展到了水体、灯光、音响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 同时,由于地区文化差异,地理环境差异等原因,中西方园林更是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是由于其一面环山一面靠海的相对独立的环境,而奉行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制度,更是在亚欧大陆的土地上坐拥了一千多年的独霸地位,反观西方,因为其土地狭小,民族众多,则一直处于争战中,在战乱中寻找自由,在竞争中寻求发展。中国园林代表——颐和园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 造园艺术水平历经千年历史达到“ 虽由人造, 宛自天开”的天人合一、物我并融的境界。且影响了东南亚及世界许多地区园林艺术的发展, 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中独树一帜, 占据重要的地位。所有建筑样式的产生和发展, 都是时代生活方式, 生产技术水平以及文化审美意识的体现。中国自古以来, 就有有宅必有园, 有园必有的传统居住观念, 也因封建统治阶级贪图奢华而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旷世恒久的园林艺术作品。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虽然不像西方那样一味地追求几何美, 但在对待城市、宫殿、寺院等建筑的布局方面, 却也十分喜爱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而求得整体的统一性。而中国园林建筑和其它类型的建筑无论从情趣上和构图原则上,所呈现的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关系。大都采用亭、台、廊、榭等自然成趣的建筑形式。它强调的有法而无定式即不为任何清规戒律所羁伴。而最忌坠人案臼与故辙。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建筑构图所持有的那种明晰性条理性在园林建筑中却很少体现。而回环曲折, 参差错落, 忽而洞开, 忽而幽闭的手法则常可赋予园林建筑的无限的变化。中国古典园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颐和园。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view/956201.htm万寿山和/view/188034.htm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view/580903.htm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view/36375.htm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view/95200.htm亭、/view/65643.htm台、/view/262083.htm楼、/view/256351.htm阁、/view/148849.htm廊、/view/379277.htm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view/158506.htm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view/707424.htm长廊、/view/266397.htm石舫、/view/2823639.htm苏州街、/view/84697.htm十七孔桥、/view/993968.htm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view/438481.htm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view/4773.htm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1、颐和园的理水工程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手段之一,是古代造园者基于对自然河湖溪涧的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