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与城市规划教学PPT城市规划原理
1. 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
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最早出现在公元前
3000年左右。
•现代城镇的本质特征:
• 1 )产业结构上,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
• 2 )人口数量上,相较农村,城镇一般聚集更多的人口
• 3 )职能上,一般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 按行政区划标准,我国城镇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按行政管辖不
同,市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建制镇也是城镇的一种类
型。
• 镇:2000 以上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常住人口聚居地。
• 市:非农业人口6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
古代城市形态影响要素
1.防御要求
中国古代城市有一套方城、二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
外均有深而广的城壕。这些都是从防御要求出发的。例如齐国临淄
城,鲁城。
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
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国家,所以都城规模非常大而且布局严谨,中国封
建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
欧洲封建社会,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
教堂。
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是地主所有制,城市是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欧洲是封建领主制,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1-1鲁城
城市平面为矩形,但
城池四角做成圆形。
便利防御
1-2 巴比伦城
平面呈矩形,筑有两重墙。这两重墙间隔12m,四周城墙
又高又厚,城墙外有很深的壕沟环绕,有明显的防御目的 。
1-3 提姆加得城
罗马营寨城模式城市平
面为正方形,十字交叉
道路通向方城的东南西
北四门,在交叉处建广
场和神庙。
1-4 斯卡莫奇
完全从防御要求出发
的平面模式 ,可以
组织多层次、多方位
的射击 。突出的棱
堡有掩护的火力可以
从侧面反击敌人。
1-5曹魏邺城曹魏邺
城
以一条东西干道将城
市划为两部分;北半
部为贵族专用,其西
为铜雀园,正中为举
行典礼的宫殿,其东
为帝王居住和办公的
宫庭,再向东为贵族
专用居住区——戚里;
南半部为一般居住区。
1-6埃及卡洪城卡洪城
城为长方形,用墙分为两部分,墙西为贫民居住区,挤满150
多个小屋;墙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面积与贫民区相同,有
10~11个大院,墙东路南为中等阶层的居住区。
•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
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包括:
• 1 )人口职业的转变,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变
• 2 )产业结构的转变,二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 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公共设施
集约化等
• 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PU = U/P
• PU--城市化水平;U—城镇人口;P—总人口
• 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 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 2 )产业结构的转变,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比重上升停滞下降,第三
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 3 )城市化水平高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 城市化进程三阶段:
• 初期阶段(30 %以下)——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
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 %左右。
• 中期阶段(30 %-60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
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70 %或以上。
• 稳定阶段(60 %-90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
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
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1-8 “诺瑟姆曲线”
城镇化发展S 型曲
线,将城市化轨迹
划分为起步、加速
和稳定时期。
•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
• 特点:起步晚,起点低,发展快。由于内部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的差异和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城镇化水平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
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将在相当长时间内长期存在。
• 中国城镇化的三种模式:
• “苏南模式”——发展乡镇工业,自下而上,以乡镇工业为动力的小城
镇发展模式,也可以称为地方推动型 。
• “温州模式”——以发展家庭工业和民间市场为主要模式,以私营家庭
工业为主发展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同仁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 女性尿失禁诊断.ppt
- 古诗词鉴赏知识专题讲座PPT.ppt
- 品供货合同条款和赔偿谈判策划书.doc
- 北京大望京商务区规划方案.pdf
- 员工户外活动策划书.doc
- 女性盆腔疾病CT读片-影像学医学课件.ppt
- 售票服务工作手册.doc
- 商丘生态市建设规划大纲.doc
- 如何优化心衰控制?-.ppt
- 专题11 围绕主题类开放式小论文题(解析版)-2025年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docx
- 专题12 自拟论题类开放式小论文题(原卷版)-2025年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docx
-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pptx
- 10.1+认识民法典+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ptx
- 模板07 故事情节类题型(答题模板)解析版 2025年中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docx
- 6.3+国家行政机关+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pptx
- 5.1+根本政治制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pptx
- 6.1+国家权力机关+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pptx
-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ptx
- 5.17++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