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仁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武汉国际同仁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同仁大厦位于中山路珠江路北口,建筑场地面积约100m×70m,该建筑主
楼居中,平面尺寸 40m×40m,主楼为48 层超高层建筑,地面以上高度达200m。
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体系,主楼总荷载约 200 万 KN,基础拟采用桩筏
基础,筏板50×50m,厚度3~3.5m;裙楼五层,局部七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体系,柱网间距8×8m,整个建筑地面以下设二层地下室,板底深度约
在地面下 10m。
二、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一) 场地地形地貌
场地处于中山路、珠江路、同仁街之间,地势较为平缓;现地面吴淞高
程为9.1~10.5m之间,场地整平前主要为居民密集区,部分为工厂。场地属
古河道漫滩与Ⅰ级阶地交接地带。
(二)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按工程地质分区划分,本场地将东西两端古河道漫滩划分为Ⅰ区,中间
为Ⅰ级阶地划分为Ⅱ区,基岩伏盖层厚 33~37m,据野外钻探情况、静探 PS
指标、岩土试验成果,波速测试成果等综合分析,场地地基土划分、描述如
下:
①人工填土:褐灰~灰黄,表层为结构松散的三合土,主要由碎砖、瓦
砾组成,下部为可~软塑粘性土填积而成,夹杂碎砖、石、腐植物。该层厚
1.3~3.5m,部分区块见有原房屋砼基础。
①~a 淤泥质填土:灰黑色,软塑~流塑,夹杂碎砖、淤泥,分布于J5、
J15、J24钻孔填土层下部,厚度1.2~2.2m。
- -
1
②全新中晚期冲淤积成因粘性土
分布于场地东西两端Ⅰ区15m 深度范围内。
②~1粉质粘土~粉土:灰黄,软~流塑,呈互层状,埋深2.6~3.6m,
厚度0.8~2.2m;
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夹腐植物,埋深3.7~4.6m,
厚度0.4~7.6m;
②~3粉质粘土:褐灰~灰黄,可塑,埋深4.1~11.6m,厚度1.4~6.3m。
③全新世早期以前冲洪积成因粘土,除东西两端上部被冲刷剥蚀外,整
个场区均有分布。
③~1粉质粘土:褐黄,硬塑,夹铁锰质结核,埋深 1.7~3.4m,厚度
3.3~7.9m;
③~2粉质粘土:褐黄,可塑,夹薄层粉砂,埋深6.2~10.3m,厚度1.0~
5.8m;
③~3粉质粘土:褐黄,软~流塑,局部可塑,与薄层粉细砂互层,埋深 9.3~
12.7m,厚度2.8~4.9m;
③~4 粉质粘土:褐灰,软~流塑,底部为厚度约1m 的可塑状态之粘土,
埋深14~16.1m,厚度3.6~6.0m;
③~5 粉质粘土:褐灰,可塑,夹腐植物,埋深17.9~20.10m,厚度
5.4~9.5m;
③~6 粉质粘土~粉土:褐灰,软~可塑,夹粉砂,埋深25.1~27.0m,
厚度1.3~5.1m;
③~7 粉质粘土:绿灰~灰黄,可~硬塑,与薄层细砂呈互层状,埋深
27.5~30.5m,厚度2.0~5.1m;
- -
2
④更新世中,早期冲洪积物,埋藏于古河道谷底,埋深 30~33.0m;
④~1细砂、中粗砂:灰黄,中密,夹少量粘土、砾石,粒径 1~3cm,
含量5~20%,埋深 30~33.0m;厚度0.7~2.4m;
④~2粗砂混卵砾石:灰黄,中密,粒径 3~12cm,含量30~60%不等,
埋深32.7~33.7m;厚度1.1~4.0m;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所揭示的岩土层性状及室内渗透试验,场地内存在三套地下水
含水层:
1.层孔隙潜水层
主要含水层为人工填土及②~1层低塑性粉质粘土~粉土层。勘察期间。
地下水埋深为0.6~1.70m,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呈季节性变化,年变化幅
度0.5~1.0m 左右。
2.中部弱承压水层
主要含水层为③~3层低塑性粉质粘土层,该含水层由于间夹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