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教学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保护技术教学PPT

陇山职业中学 植物保护技术 张振良 三、芒果横纹尾夜蛾 概述: 鳞翅目 、夜蛾科 寄主植物 芒果 为害症状 幼虫蛀食嫩梢和花轴,导致受害部位枯死。 俗名 芒果钻心虫 形态结构 成虫 体长11毫米,翅展23毫米,体背黑褐色,腹面灰白色,头褐色。胸腹交界处有一倒V形纹呈白色,腹部各节背面两则有一白色小斑点,第2~4节背面正中有耸起的毛簇其端部呈灰白色。前翅底色茶褐,基线以内深黑色如一大三角形斑,肾形纹浅褐镶黑边,中线细小;外线呈宽阔状弯分成三层,内层黑绿宽阔,中层宽呈浅褐色,外层白色线状;亚端线宽阔呈锯齿形黑褐色;端线黑色被翅脉所隔分成六个黑色斑。后翅灰褐色,近后角有一白色短横纹,外缘黑色,各脉端白色。 形态结构 卵 扁圆形,直径约0.5毫米;初产时青色,后转赤褐色,孵化前转淡;表面有隆起纹54~55条,隆起纹间有整齐的横络7~8个,近顶部及顶部的格呈不规则状;卵顶中央有8一9瓣梅花形花纹。 幼虫 通常有5龄。老熟幼虫体长13~15毫米;头部褐色,前胸背板褐色,胸腹青色具紫红色斑块;第7腹节气门稍大于第6腹节气门,第8腹节气门几乎为第6腹节气门的两倍;胸足淡褐色,腹足趾沟为单序中带。 蛹 椭圆形,长9.5~11.O毫米;黄褐色,头及前胸较短,复眼黑褐色;前胸背面、中胸后缘两侧、后胸及各腹节前半部散布有粗细不一的刻点;腹末钝圆光滑,缺臀棘。 发生规律 在广西南宁地区一年发生8代,一代需时38-58天。 以蛹在树皮裂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翌年l一2月成虫开始陆续羽化,直至4上旬和中旬。羽化出的成虫在隐蔽处栖息。交尾多在晚上下半夜进行,雌成虫交尾后最快的于次日晚产卵,产卵以上半夜为多,一头雌虫最多产332粒,卵多产在叶上,成虫寿命10-20天。 成虫夜间活动,幼虫有转梢危害的习性 防治方法 常用药剂:敌百虫 敌敌畏 人工防治。在大发生期间,可采用主干绑扎塑料包椰糠(木糠)诱集横纹尾夜蛾。剪取10cm宽的农用塑料薄膜环绕树干一圈,并留10cm长的接口重叠,下端用包装带紧紧绑在树干上,拉开薄膜上端使之成喇叭状,填入湿润椰糠(木糠),以诱导横纹尾夜蛾幼虫在其中化蛹。 生物防治。保护和增殖寄生天敌;养鸡灭虫。 四、荔枝椿象 荔枝椿象,又名椿象,俗称之为臭屁虫 属半翅目,蝽科,是我国荔枝、龙眼产区的一种主要害虫。 主要危害荔枝,成虫、若虫均能吸取荔枝、龙眼的幼芽、嫩梢、花、果的汁液,引起落花、落果及叶片枯萎,若虫比成虫更为严重。被害嫩梢、花穗表现枯萎,被害幼果出现褐色斑点。成虫受惊动时会射出臭液,触及花、嫩梢、嫩叶后使之枯焦,触及幼果则使果皮变焦褐色或黑色,触及有的眼睛、皮肤会引起辣痛、发炎。此外,该虫危害形成伤口,有利于荔枝霜疫霉病发生。 形态结构 成虫:提黄褐色,近盾形,雌虫稍长于雄虫,腹面常被白色蜡粉,腹面有一对臭腺,可以射出臭液自卫 卵:近圆球形,初产时淡绿色,少数淡黄色,后变绿色,近孵化时紫红色 若虫:共5龄,一龄时椭圆形,体色由鲜红色渐变为深蓝色,二龄以后变为长方形,橙红色,体色随虫龄增加而变化,腹面逐渐产生白色蜡粉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一代 以成虫在稠密避风向阳,东南面树冠的下层叶丛或果园附近的屋檐下越冬 若虫有群集性,假死性,耐饥饿的能力强 防治方法 使用越冬成虫在低温时期(l0℃以下)活动力差,且群集于避风、向阳的密叶丛中,于清晨用力摇动树枝,使成虫坠地,集中捕杀。 ?从每年早春荔枝椿象开始产卵起,每隔10天放平腹小蜂一次,共放三次,每株树放蜂300-600只,若荔枝椿象密度过大,应先喷药后放蜂。 ?越冬成虫春季恢复活动,越冬成虫耐药性差,尚未大量产卵时进行一次喷药 荔枝龙眼蒂蛀虫 鳞翅目 、细蛾科   荔枝、龙眼。 俗名:爻纹细蛾 幼虫蛀食为害嫩梢、嫩叶、幼果和成果。受害嫩梢枯梢;受害嫩叶,可成端半叶乃至全叶枯死;幼果被害造成落果;成果期被害,果蒂与果核之间充满虫粪,影响产量和品质。 形态结构 成虫:体翅灰黑色,腹面白色,触角丝状,长度达到体长的二倍,前翅灰黑色,狭长,前翅中段又两度曲折的白色条纹,静止时两白纹相接成“爻”字纹 卵:扁圆形,半透明,黄白色 幼虫:扁圆形,在果内取食者为乳白色,梢叶上取食者为淡天蓝色 蛹:纺锤形,初时淡黄色,羽化前灰黑色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6到11代 以幼虫在荔枝,龙眼的冬梢和结果母枝上越冬 飞翔力不强 防治方法 减少虫源 化学防治 柿蒂虫 为鳞翅目,举肢蛾科。为害柿、黑枣。幼虫蛀果为主,亦蛀嫩梢,蛀果多从果梗或果蒂基部蛀入,幼果干枯,大果提前变黄早落俗称“红脸柿”、“旦柿 又名柿钻心虫,柿举肢蛾 形态结构  成虫雌体长7毫米左右,翅展15~17毫米,雄略小,头部黄褐色,有光泽,复眼红褐色,触角丝状。体紫褐色,胸前中央黄褐色,翅狭长,缘毛较长,后翅缘毛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