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初级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催眠初级课件

维祥经络催眠技术 初级班 山西省教育专家委员会 中国心理网山西工作站 北京祝由应心技术培训中心 催眠的概念 催眠不是一种简单的“催人入睡”,它是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使心理活动达到某种境界,呈现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状态-----俗称催眠状态. 催眠术的概念 催眠术是催眠师以一定的程序诱导,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能够产生神奇效应的方法。 催眠术也称催眠治疗技术、催眠疗法等。 催眠术的发展历史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神学时期(前麦斯麦时期) 2、流体学时期 3、科学时期(又称心理生理时期) 我国催眠术的发展 最早见于寺庙中,神职人员常常运用催眠术来传教、占卜、祛病。 20世纪初开始系统研究。由余萍客等人首先创建了中国心灵俱乐部(后改为中国心灵研究会),并出了大量的刊物。 到八十年代以后催眠术成为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技术。 1986年10月在山东泰安市举办了全国第一期催眠讲习班。由马维祥副教授任教,有50余名学员参加。在示教中运用催眠术治愈了一些“奇病怪症”收到很好的效果。学员们通过学习,基本掌握了催眠技术,回到各自岗位上开始运用催眠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催眠术的理论形成 1、生物学理论 生物进化论观点 米瑞、瑞基斯克强调催眠状态是精神心理功能向最原始水平的方向移动。催眠现象是返祖现象,是一种生物退化性的表现。 2、生理学理论 麦斯麦提出“动物磁气”理论 巴甫洛夫为代表的条件反射理论 3、神经生理学理论 催眠对中枢神经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的交通关系,尤其是丘脑下部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 脑外科医生应用“催眠麻醉”施行脑外科手术,说明脑神经回路构成催眠的基础,海马则包括其中。 4、心理学理论 催眠状态是心理暗示直接诱导的结果,是心理暗示出现的角色扮演。 5、精神病理学理论 催眠是病理神经现象的结果,催眠和癔症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些疾病的产物。 6、神经心理综合性理论 催眠术是通过语言性或操作性的暗示作用,由这种心理暗示唤起脑神经活动,从而激发神经生物、生理、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的相应活动,变更意识功能和躯体功能。 这一综合性理论,又称为“二层次学说”。 第一层次:心理功能,即心理暗示作用于脑神经,诱导意识活动的变更。 第二层次:脑神经功能,脑神经接受心理暗示后,进行储存、分析后通过神经系统发生相应的变化,诱导催眠状态。 催眠的特点 催眠状态下呈现的特点 1、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 2、注意高度集中而范围狭窄 3、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 4、能接受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能做出反应 催眠的特点 美国斯坦福大学实验观察发现催眠状态下受术者在心理上的一般特征: 1、主动性反映减低 2、注意层面趋窄化 3、旧记忆还原现象 4、知觉扭曲与幻觉 5、暗示接受性提高 6、催眠中角色扮演 7、催眠中的经验失意 脑电波对催眠状态的测试 意识的形态可以分为不同层次和水平。因为从无意识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我们学了催眠就应该理解为是意识与无意识的中间状态。这里的脑电波分为: β波(14-30Hz)这就是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意识状态。也就是紧张、兴奋状态。人们在清醒时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此状态。适量的β波有助于提升积极的注意力,但此状态下能量消耗很大,容易疲倦。如果没有充分休息易形成压力。 α波(8-14Hz)大脑清醒,身体放松状态提供了意识与潜意识沟通的桥梁——中度催眠状态。在此状态下身体能量消耗最少,脑部运作更加快速、顺畅,灵感及直觉敏锐;大脑吸收信息能力增强,学习效率提高。 α波是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 θ波(4-8Hz )意识中断身体深沉放松的高层精神状态也是深度催眠状态。在此状态下平常清醒状态的批判性或道德性的过滤机制被埋藏起来心灵之门自然敞开,容易接受外在的指令。 δ波(0.4-3Hz)是深度睡眠状态,无意识、无梦且深沉的睡眠状态。睡眠品质好与坏与δ波有非常直接的关联。 催眠的应用 1、减轻和消除心理应激治疗神经症、改善病人的情绪和睡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身体的免疫功能防治各种心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 2、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力、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3、矫正各种不良习惯。如戒除烟酒及控制儿童多动、厌食、偏食、减肥。 4、治疗性功能障碍及痛经、盆底肌松弛、经前紧张症及更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