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工业的利润空间-宏观经济研究院.DOC

我国钢铁工业的利润空间-宏观经济研究院.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钢铁工业的利润空间-宏观经济研究院

我国钢铁工业的利润空间、结构均衡及资源控制力 李拥军 王德春 内容提要 本文从钢铁工业与上下游行业在行业利润空间方面的差异入手,来揭示钢铁工业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一些规律性特征。①当一个行业的行业利润普遍比其他行业高时,拥有资本优势的企业为追求利润,自然会进入利润较高的行业进行投资,从而使社会资源向这个行业流动、聚集;②钢铁企业个体投资行为的相对理性并不代表钢铁行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有序扩张;③在一个产业尚处于供需平衡总量动态增长的发展阶段时,新企业的进入并不能降低行业的利润空间;④当前钢铁产业链中除源头产业外,其他产业均处于“高成本”运行状态,这打破了产业链的结构性均衡,降低了产业链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因此,钢铁产业需要培育资源控制力。 关键词 钢铁工业 利润空间 企业进入 资源控制力 进入21世纪后,钢铁工业在投资规模及速度方面均表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在这期间,国内各界人士一直就“中国经济需要多少吨钢”、“钢铁工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在进行探讨与争鸣。国家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以调控规模与速度为主。本文试图从分析钢铁工业的行业利润入手,来揭示钢铁工业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一些规律性特征。 一、从销售利润率看钢铁工业的规模扩张 (一)销售利润率分析 2003年,钢铁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销售利润率达5.96%,高于其上游行业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高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下游行业,仅低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而且其销售利润率年增量达1.4%,远高于其上下游行业。 2004年,钢铁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销售利润率达6.53%,高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下游行业,低于上游行业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粗钢产能规模的增长带动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空间的增长,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销售利润率达14.70%,是钢铁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2倍。 2005年至2006年,钢铁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销售利润率分别为4.94%和5.31%,均高于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下游行业,低于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下游行业,同时低于其上游行业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007年,钢铁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销售利润率为5.98%,高于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下游行业,低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下游行业,同时低于其上游行业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而且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销售利润率在本年创造了新高,达到了16.84%。 2003年至2007年这5年中,钢铁工业销售利润相对于其下游行业一直处于中上等水平(图1)。 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短缺,从1994年开始,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钢铁工业,防止和治理钢铁工业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问题也一直是相关政策部门的重要工作。2003年至2007年钢铁工业的销售利润率显然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在这期间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体现。 (二)较高的行业利润促使“潜在进入者”的进入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当中的“理性人”具有“逐利性”,即企业的首要责任是盈利,无法盈利的企业本身就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西方学者在行业利润与行业内新企业进入的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普遍共识是:①较高的行业利润空间对新企业的进入具有驱动作用。对于市场的潜在进入者而言,如果存在着因进入某一行业而带来新利润的可能性,那么新企业就会很快出现在这一产业内。②新企业进入行为对行业利润率的影响确实存在,但对产业现有市场结构的冲击有限。③较高的行业利润空间及潜在的“盈利可能性”会驱动本行业内的在位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在近40年中,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证明了西方经济学者上述看法的正确性。如Shapiro和Khemani (1987)曾对1972年至1976年加拿大143个产业样本的进入和退出行为做了检验,研究中使用各种进入壁垒和产业结构因素解释企业的进入和退出,证明了利润率与企业进入的正相关性以及集中度和最小最优规模与进入的负相关性。Kessides(1986)使用产业平均建筑投资、设备投资、利润率、企业平均规模、销售增长率的横截面指标研究美国256个产业的进入行为,实证结果支持了“沉没成本同时也是进入壁垒”的结论,同时也证明了利润率与产业成长及企业进入的正相关性。Geroski(1991)使用1983年至1984年度英国95个最细分行业的横截面数据对企业进入行为进行了考察,研究中将企业进入视为期望利润率、市场容量和产业增长的函数,并考察了这些因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