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说课《红旗颂》说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音乐说课《红旗颂》说课稿

《红旗颂》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以欣赏、分析吕其明的《红旗颂》为主线,整合并拓展了与“红旗”有关的其他体裁(歌剧、通俗歌曲、管弦乐曲)的作品,如《绣红旗》、《五星红旗》、《红旗飘飘》等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江苏版七年级第二单元的内容,“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热烈、最温暖的感情,也是音乐颂唱不绝的永恒主题。《课标》要求:“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针对于此,本课题注重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中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热爱和赞颂,延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情感。 3、教学目的: 针对音乐课程价值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为目的,同时注重文化的传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感知、理解、分析、辨别等等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视唱《红旗颂》的“歌唱性主题”;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跟随作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欣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4、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中对“感受与鉴赏”的领域内容的表述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体;音乐风格与流派。本课题以欣赏为主教学,所以着重突出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初步了解作曲家吕其明和管弦乐的相关知识;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歌唱性红旗主题”;能运用音乐表现要素分辨“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 二、说教法: 课标中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听赏,并学会运用音乐的表现的基本要素(体裁、节拍、节奏、速度、力度、旋律、曲式等)进行分析、比较;初步理解、感知音乐基本要素对刻画音乐形象、传达音乐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具体的教法有:合作学习法;启发法;发现法;探究法;比较法;讲授法;类比法;讨论法等等。 三、说学法: 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是互通的,音乐课堂中讲究的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师生共同创造学习的和谐、良好的氛围,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音乐课堂中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个性发展。所以,学习过程中要以鼓励为主,配合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承认学习效果的差别。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五星红旗》(李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教师范唱儿歌《国旗、国旗,真美丽》,初步引起共鸣。 (二)、讲授新课: 1、听赏解放战争时期的《绣红旗》(江姐歌剧片段)。 2、听赏改革开放时期的《红旗飘飘》(孙楠演唱)。 3、区别对比两首歌曲听赏之后的感受。 从体裁、节奏、节拍、力度、速度、旋律、情感上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详见后面表格) 4、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 ⑴、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师生共同交流) ⑵、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⑶、聆听号角主题片段。 思考: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来源于哪一首歌曲?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感受:激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来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⑷、聆听红旗主题。 教师弹奏“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 思考: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变了。 结论: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会产生旋律的风格特点的变化。(音乐基本要素对刻画音乐形象、传达音乐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歌唱性主题的感受: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情绪。 进行性主题的感受:在红旗的指引下,无数的革命先辈们英勇战斗,奋勇前进的步伐;坚定有力、斗志昂扬的情绪。 ⑸、分别用不同的节拍4/4和2/4,唱一唱两个主题,加强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⑹、完整听赏《红旗颂》。 思考:你能感觉到音乐情绪发生变化了吗?请用手势示意。 请学生听辨出①号角主题、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