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春联.pptVIP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春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春联.ppt

读读下面的春联,说说有什么特点。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什么叫对仗? 春联最讲究对仗,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 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从刚刚学过的春联里选择你喜欢的一幅,说说对仗的特点。 绿柳舒眉辞旧岁 红桃开口贺新年 讲究对仗 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家家致富家家乐 处处迎春处处歌 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贴春联也有讲究,一般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所以我们读的时候,一般也是先读右边,再读左边。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万仞志能攀 学海无涯勤可渡 语文是生活的,语文在于积累,先来考考大家的积累吧! 《天安门广场》 姹紫(? )?蓝天( ? ) 红墙(? ? ) 雕梁(? ?? ) 《开天辟地》?? 头顶天(? ? ? )左手持凿( ????? ) 《老师,您好!》?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 ?????? )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 ????? ) 嫣红 白云 黄瓦 画栋 脚踏地 右手握斧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绿柳对(红桃) 海角对( ) 雨雪对( ) 旧岁对( ) 漫山对( ) 暮色对( ) 九州对( ) 雨对( ) 天对( ) 新对( ) 高对( ) 辞对( ) 开对( ) 老师这里有一些被风吹乱的春联,同学们能不能帮我对一对? 家家致富家家乐 处处迎春处处歌 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祖国与天地同寿 江山与日月争辉 雪映丰收果 到处山欢海笑 五湖四海皆春色 人寿年丰家家乐 国泰民安处处春 梅传喜庆年 遍地虎跃龙腾 万水千山尽朝晖 一、连出上下联 载歌载舞庆新春 人新事新时代新 碧波跳红鲤 同心同德干四化 山美人美风光美 绿水跃白鲢 考考大家 风抚千条柳, 雨__万朵花。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__________。 小草萌芽思春暖, 红梅傲雪斗____。 二、补字成联 润 冬寒 绿树绿重重 三、对出下联 老师像园丁呕心沥血 ________________ 祖国与天地同寿         学生如花朵争奇斗艳 江山共日月争辉 (医院、理发店、银行、学校、商店)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开源能引千泓水,节流可聚万盘金 从小爱科学,长大攀高峰 山青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学海无崖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进来蓬头垢面,出去容光焕发 这些对联用在何处合适 欣赏与鉴别  书生惊驭无鞍马 将军羞吟多情诗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长圆 松叶竹叶叶叶翠 秋声雁声声声寒 柳外雕鞍游子醉 花边纨扇丽人行 犬卧阶眠知地湿 鸟临窗语报天晴 元日有杯皆进酒 春来无处不飞花 希望工程播希望 文明国度创文明 瑞雪纷飞丰稳岁 香梅大放富饶春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春临玉宇繁花艳 福到门庭喜气盈   课后作业: 1、搜集几幅你喜欢的春联; 2、制作一幅春联送给小伙伴。 第一课时 春联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一类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大意,能划分段落。 学习目标 1、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