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遥远的记忆(四章)
父亲的救命恩人
卢沟桥事变发生的那一年,可称为农村知识分子的我年轻的父亲,担任了本村党的外围群众组织报国会的主任。不久,他到北面离村六里的敌占区左家坞镇,以经商为掩护,在党领导下的地下供给部工作。
有一天下午,父亲在镇上某处召开的商会上做募捐活动,包括他在内的全体与会者,被获知消息的日本兵和伪军当场逮捕。在集体押送途中,经过一个门口时,走在父亲身边的一个伪军,趁相隔较远的日本兵没有注意,突然猛地一下把他推到门里。父亲先是一怔,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在救他,便趁势急速跑进院里,越墙逃走了。
事过30多年之后,父亲向我提起此事时说,推他逃跑的那个伪军,肯定是潜伏的“自己人”。
我曾想过,抗战胜利后,如果父亲下决心寻找那位救命恩人,能不能找到他呢?
他逃脱了死亡之地
与北夏庄姥姥家一墙之隔的东院,有我常见面的何家另一支的一个大舅,他高高的个子,黑红脸膛,络腮胡子,迎面走来,总使你感到他身上散发着一股虎气。他冒险逃生的经历,在村中一时传为佳话,以至有些人根本不相信那是真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某一天,不知何故东院的大舅被日本兵捉了去。在一里外的南夏庄村北,他与另外好几个同胞被日本兵强迫站成一排,每个人还被扣上一顶纸糊的帽子。大舅想,他们这一排人,肯定要被枪决了,等死不如拼一下。他的这一想法可能只是一闪念,而他的行动大概是与这一闪念同步的。说时迟,那时快,他把头猛地向后一仰,脱掉纸帽子,撒腿就跑,拼命地往前跑。他听到了后面的枪声,但他不管不顾……就如有神仙佑护着他似的,他竟然逃脱了那死亡之地。我长大后,曾听人说过,逢到大舅那样的危险,逃跑时要跑曲线,不要跑直线,跑曲线不易被枪弹击中,跑直线则易被击中。大舅逃跑时,是否就跑的曲线呢?
他只不过开门晚了些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强征民工修的公路就从北夏庄我姥姥家的大门外通过。乘汽车或摩托车从八里外的左家坞镇出来的日本兵说到就到了,因此,姥姥家的人常常不“跑反”,就呆在家里。每次去给日本兵开大门的,都是与姥姥家北院相邻的何家另一支的大舅。
有一次,大舅给日本兵开门晚了些,惹得他们怒气冲天。鬼子们把他脸朝天绑在姥姥家前院的一个长方形条石上,提来一桶凉水,不住地往他嘴里灌,灌得他肚子鼓胀鼓胀的。被迫在堂屋给日本兵做饭的妗子们,看到大舅的遭遇,只好一口一个“太君”地央求鬼子们:“放过他吧,放过他吧……”可能鬼子们并不想弄死大舅,只是想叫他受点惩罚,便“开恩”放过了他。
大舅受到日本鬼子灌凉水的惩罚,是我亲眼所见。越是时光久远,那场面越是清晰地在我眼前浮现。
兆海表兄的机智
北夏庄姥姥家大舅的长子,名叫何兆海。我小时候住在姥姥家,常在兆海表兄的带领下玩耍。有一天下午,他登着梯子上房,我也想跟他上去,当我上到一半时,失足从梯子上掉了下来,因为不太高,我并没有被摔伤。可是有点娇气的我,还是哭了。为此,兆海表兄受到家里人一顿狠狠的批评。事过不久,我看不见大表兄了,听说他当八路军去了。
此后许多年间,我不止一次听姥姥家的人说及兆海表兄的一件事。他参军走的那天,快要出村时,在街上碰见一队日本兵。一个日本兵喝问他是干什么的,他急中生智地快步赶上前面一头驮东西的驴说:“我是赶驴的。”大概那日本兵相信了他的话,便没有再盘问他。
在八路军、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队伍里,兆海表兄一直做医务工作。早些年,他曾多次给患肺结核的大舅寄药品,并曾几次回乡探亲。他原有的文化程度低,入伍后通过不懈的学习和实践,终于成为一名有相当水平的军医。说不清他何时给自己另起了一个名号“程国”,大约从中年起,就以“程国”为常用名了。
兆海表兄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可惜因一件冤案的发生,他的晋升受到严重影响,军衔最高只升到正团级。离休后,他曾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带着夫人回老家北夏庄生活,但终因大表嫂不习惯北方生活,又随她去了南方,落脚在她的故里浙江宁波。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