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元素对自由的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元素对自由的解读   【摘 要】本文借由《沉默的羔羊》《飞越疯人院》等电影,重点分析电影《房间》,对电影中存在的两种自由进行探讨。通过女主人公从监禁到逃离、失去生活信心到回归生活的历程,反思电影所要传达的自由的真正含义和获得自由的途径。   【关键词】房间;消极自由;隐形不自由;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139-02   爱尔兰电影《房间》讲述了女孩乔伊在17岁时被邻居老尼克所骗沦落为一个可怜的性奴,在被囚禁的第七年和五岁的儿子杰克脱离虎口并重新回归社会的故事。   英国著名自由思想家伯林将自由划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两种形式,结合电影《房间》与其他相似电影,本文将对自由的两个维度在电影中的体现进行分析。   一、《房间》着力关注的自由   (一)消极自由的获得   17 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同样卢梭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而这种自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人虽然也受自然支配,却有服从或反抗的自由。电影中,被囚禁在一个不足十平米的房间长达七年之久的乔伊面对老尼克日复一日的性侵与暴力,几乎丧失了生存下去的信心。在被囚禁的第二年,她的孩子杰克出生,使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和逃跑的念头。她鼓足勇气,用尽智慧努力保护杰克,并在孩子五岁生日不久后逃出了老尼克的魔掌。逃出房间的乔伊,重新获得了人身自由。这个人身自由是电影所表达的第一维度的自由,即消极自由。英国著名自由思想家伯林在《论自由的两种概念》一文中,将“自由”划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两种类型。其中,伯林对“消极自由”的推理是:一般来说,在没有其他人或群体干涉我的行动程度之内,我是自由的。在这个意义上,消极自由是指一个人能够不受别人的阻挠而径自行动的范围。本来是可以或有能力去做某些事情的自由人,但是别人却阻止其去做,那么这个人就是不自由的。如果这个范围被压缩到一个很小的限度,那就是被强制或受奴役了。   消极自由的重新获得可以帮助观众判断剧情走向,如电影《沉默的羔羊》里被关押的无辜少女被解救,预示了罪犯野牛比尔的落网。这种重新获得也可以起到升华人物形象的作用,如电影《为奴十二载》的男主人公所罗门在被奴役十二年后回到家人身边,这种回归是导演对所罗门坚韧不拔意志的礼赞,也是对向往自由、不放弃希望的乐观精神的肯定。消极自由的重新获得往往是电影中人物奋斗的较好的结局,是电影最后情节中的一环。   但这种重获在《房间》中起到的作用则完全不同。首先,它是剧情发展的推动因素而不是最终结局。离开房间意味着乔伊、杰克生存环境的转移,是故事背景发生的客观位移;其次,它也成为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前提。导演将自由解构为两个层面,一是上述提到的消极自由,另一个则是心理维度的自由。乔伊从客观存在的房间解救之后,观众看到了一个更加不自由的乔伊,这种隐性不自由状态的正视、挣扎、摆脱成为电影心理描写最为精彩的地方。   (二)积极自由的获得   多重表现维度的自由在西方一直为人探讨。英语里,指代“自由”一义的词有两个:“Freedom”和“Liberty”。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到,“我已经有意识地在本书中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两个词,尽管这两个词并非同义[]。”莫里斯?克兰斯通认为两词可以互换,“Freedom”是在哲学和更为一般的意义上来使用,“Liberty”则倾向于在政治和法律语境中使用。结合上文论述,乔伊走出房间只获得了“Liberty”而没有获得“Freedom”。走出房间的她发现自己的家庭发生了变故,昔日恩爱的父母早已离异,好朋友的生活也依然好端端的,她感觉自己被忽视与不被爱。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人们对于她在危难处境下为杰克所做的一切竟然提出了尖锐的质疑。走出房间的她,一下子看到了房间外的各种不完美。虽然走出了老尼克的房间,但乔伊却走进了自己负面情绪包裹下的“房间”。在被囚禁的时间里,乔伊停在想象中,她以为自己17岁的生活是自由的。这时她理解的自由是肤浅的。电影《最爱》中也曾出现相似情节:商琴琴、赵得意等艾滋病患者一直被丁庄人关在学校集中营里。当这群病人得知艾滋病不会通过除血液以外的其他途径传播时,他们第一次开心地逃离了学校。这时他们获得了上文提到的消极自由。但当他们发现丁庄人依然视其为瘟疫,亲人们也避之不及时,他们又集体搬回了封闭的学校。再如电影《瑞士军刀男》,虽然电影一开始的取景仿佛是荒无人烟的小岛,但其实这是男主人公内心的封闭与凄凉造成的“错觉”,所有的故事就发生在他心爱女生家不远处的灌木丛里。这种看似自由的生存环境与所有主人公几乎闭塞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康德认为,自由取决于理性,理性屈居于道德原则。但从电影中可以看出,真正的自由来自于内心的感性认知。当所有观众认为逃脱老尼克的乔伊应该从此一帆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