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YW)精品教案17.古诗五首.docVIP

七年级语文上册(YW)精品教案17.古诗五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古诗五首 第一课时 《杂诗》《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杂诗》《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这三首绝句,大体把握诗意。(重点)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学会欣赏诗歌。(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成就也是首屈一指。唐代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眼光,都传达了诗人浓浓的真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空间,走进诗人的世界,体会他们丰富的感情生活。 二、自主预习 1.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①王维(约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他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外号“诗佛”。 ②李商隐(约813-858),唐代著名的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③郑谷(约848-约909),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光启三年进士。曾任右拾遗,都官郎中等职,世称郑都官,又因《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为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新通俗。 (2)文体常识。 “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绮窗(qǐ)    着花(zhuó) 愁杀(shā) 潇湘(xiāo xiāng) 3.朗读《杂诗》《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这三首古诗,并给诗句划分节奏。 (提示:五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二二一”,七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二二三”) 示例一: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示例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示例三: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4.用自己的话说说每首诗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 (一)学习《杂诗》 1.一读《杂诗》,掌握朗读节奏。 2.二读《杂诗》,理解大意。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致意思。 明确: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请告诉我你来的时候我家窗前那株梅花开了没有? 3.三读《杂诗》,深层探究。 (1)久别遇故乡人,应问之事何止万千,作者为什么独问“寒梅着花未”? 明确: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窗前的寒梅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事情,因此,这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着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2)这首诗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明确: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诗句巧妙含蓄,一字一语均饱含悠然不尽的情致。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爱梅花,则溢于言表。 4.四读《杂诗》并背诵。 (二)学习《夜雨寄北》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节奏。 2.整体感知。 《夜雨寄北》中的哪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请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示例一:君问归期未有期——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一个突兀而起的问与答,回答以它的不能确定而给人以失望。 示例二:巴山夜雨涨秋池——在这个秋天的夜晚,整个巴山都在下雨,雨水的绵密以至于使池塘水满。没完没了的雨水打着山间的草木和水里的浮萍,也拨动了离人的心弦,秋雨所带来的寒意与凄清,更为浓重地渲染了愁思与离情,何况还有不能确定的归期! 示例三:何当共剪西窗烛——他借“何当共剪西窗烛”把现在的时间推移到未来,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想象境界:何时能与你共剪烛花于秋窗之下,共话如今这种巴山夜雨之中两地的深深思念?那时,把如今这万般愁苦都化作了回首往事的欢乐。 3.深层探究。 (1)“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是谁在问谁? 明确:是妻子在问丈夫。这样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但这问答,并非一处,是彼此相隔一方;不仅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巴山夜雨涨秋池”,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仅遥远,亦且惨淡,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2)“何当”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体现出诗人因为归家“未有期”而产生的郁闷、孤寂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相思之情。 4.朗读并背诵《夜雨寄北》。 (三)学习《淮上与友人别》 1.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注意节奏。 2.整体感知。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明确:在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晚风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