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第十三章30年代散文.pptx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第十三章30年代散文.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30年代散文第一节 30年代 散文概述.30年代的散文创作,传承了五四散文探索人生、书写心灵和风格多样化的传统,同时在表现社会生活的容量、散文体式等方面有了发展。新进的青年散文家何其芳、李广田等追求散文艺术的独创与完美,带给文坛清新别致的个人抒情风格。30年代杂文,继“五四”以后再度兴盛。30年代散文的另一新收获是报告文学的收获。李广田李广田(1906-1968),出生于山东邹平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北京大学求学时与何其芳、卞之琳结为诗友,合出过诗集《汉园集》,为“汉园三诗人”之一。但其文名盖过诗名。其30年代所作散文收为《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三集。.作者在《〈画廊集〉题记》中自称“我是一个乡下人,我爱乡间,并爱住在乡间的人们”。这种深厚的“乡间”情结使他的散文创作在注意抒写个人际遇和心境时,更着意展示其乡土“画廊”.李广田叙写乡土人生,多写这些在旧社会受折磨的人,叙述亲切,人物个性鲜明,其中蕴含着对小人物的同情和对旧世界的愤感,感情真挚而略带优郁。何其芳(1912年—1977年)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诗集《预言》,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追求散文的秾丽精致之美。早期散文《画梦录》、《刻意集》耽于幻想,刻意画梦,以独语体的形式抒写了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现实出路的寂寞、孤独之情和有所期待而又无从追求的苦闷心理。以《画梦录》为代表的这些独语体散文,一方面写出了处在边缘状态的青年知识分子孤独灵魂的独语,另一方面又表现了现代散文向诗、向纯文学的逼近,向散文艺术本体的回归。《画梦录》.在艺术表现上,他善于运用绚丽精致的语言、繁复优美的意象和轻灵玄妙的笔调,委婉地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慷,从而创造出瑰丽飘逸的艺术境界。1936年以后,何其芳所作《还乡杂记》、《星火集》等,以朴实的笔触和高昂的格调状写现实人生,风格发生了从诗意画梦到质朴写实的巨大变化。丰子恺丰子恺(1898一1975),浙江祟德人。他于1922年开始白话散文创作,30年代结集出版了《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等。丰子恺漫画欣赏..群众性的报告文学写作热潮催生了30年代先后选编出版了几部大型报告文学集。1932年阿英编纂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1936年,茅盾仿效高尔基主编《世界的一日》的做法,发起征文运动,在此基础上主编而成《中国的一日》。梅雨主编的《上海的一日》1936年梁瑞瑜遴选通讯报告编辑而成的《活的记录》夏衍的《包身工》“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将群像和个像(“芦柴棒”)相结合,描写了包身工形象,反映了上海日本纱厂中国女工的悲惨生活,深刻地解剖了包身工制度的本质,抒发了作者的爱僧感情。借鉴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在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精心布局,纵向选取包身工一天生活中的几个场景作记叙描写,并从中生发议论、抒发情感,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成熟。第二节鲁迅杂文 林语堂鲁迅的杂文鲁迅一生写下了大量杂文,编辑成集的杂文集共有16部之多。从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起至1936年逝世前未完篇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止,杂文创作贯穿了其文学活动的始终。杂文在鲁迅全部创作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是鲁迅这位精神界战士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战斗和自我“释愤抒情”的重要文学形式。现代杂文正因鲁迅的积极倡导和大力实践而得以踏人文学殿堂。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鲁迅前期杂文前期从1918年至1926年,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他从进化论出发,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武器,对陈陈相因的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 《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说胡须》、《看镜有感》 )1925年前后随着实际政治斗争的展开,鲁迅前期杂文增加了政治批评的内容。( 《无花的蔷薇》、《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后期杂文后期从1927年到1936年,杂文集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首先,政治内容大大增加。(《为了忘却的记念》、《写在深夜里》、《中国人的生命圈》、《“友邦惊诧”论》)其次,鲁迅后期仍然注意进行社会批评,写下了大量解剖中国社会思想的杂文。(《二丑艺术》、《爬和撞》)再次,鲁迅后期以杂文形式扶正祛邪,坚持文化战线上的思想理论斗争。(《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杂文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