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型工业化战略问题研究——基于中原经济区县域现状.docVIP

农业型工业化战略问题研究——基于中原经济区县域现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型工业化战略问题研究——基于中原经济区县域现状

PAGE 1 - 农业型工业化战略问题研究 ——基于中原经济区县域现状的分析 (魏志甫 发表于《财政研究》2011年第12期) 摘要:农业型工业化是一种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路径或模式,既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河南的农业特色、资源现状和发展阶段。实施农业型工业化战略是中原经济区夯实县域根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要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大工业思维模式。可在条件具备的地区设立农业型工业化综合示范试验区,先行先试。 关键词:农业型工业化;大工业思维模式;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如何寻找一条符合县域实际、又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结合河南现实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实施农业型工业化战略是中原经济区夯实县域根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所谓农业型工业化,就是以农业发展、农民致富为着眼点和导向,以农产品(农作物、经济作物)精深加工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合作化为依托,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技术、工艺、机械、装备、设施,以及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内容,并通过农业现代化来带动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进而促进整体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提升的一种工业化模式。其特征可概括为“八化”,即农业经济战略化、农业转型工业化、农业生产资料科技化、农业生产高效化、农业加工高精化、农业产业链条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组织合作化。 一、农业型工业化是发展河南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河南具备实施农业型工业化战略的现实基础 首先,河南具备实施农业型工业化战略的农业基础。河南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小麦、玉米、 HYPERLINK /view/23905.htm \t _blank 棉花、油料、 HYPERLINK /view/1830822.htm \t _blank 烟叶等农产品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1/10,2009年河南省粮食总产5390万吨,同比增长5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位。油料产量占全国1/7,牛肉产量占全国1/7,棉花产量占全国1/6。小麦产量占全国1/4,高居全国第一;烟叶产量占全国1/10,位居全国第三;玉米、豆类、芝麻、棉花等农产品和肉类、禽蛋、奶类等畜产品也都居全国前列。河南还有很多名优特产产品,如杞县和中牟大蒜,信阳毛尖和板栗,西峡猕猴桃,灵宝苹果、内乡山茱萸、洛阳牡丹、鄢陵花卉、焦作四大怀药等,都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而且,农业资源相对煤炭、石油、矿石、天然气等资源更具有可持续性,为河南走农业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其次,河南也具备了实施农业型工业化战略的工业基础。无论是农业生产资料,还是农业本身和农产品加工,其生产的技术、工艺以及设备都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工业门类齐全,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的39个大类,形成了机械、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煤炭、石油、烟草等一批重点产业,为农业型工业化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和工业装备支撑。另外,多年来食品和纺织业的快速发展为河南实施农业型工业化战略开启了良好开端,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经验。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2644家,实现增加值1043.3亿元,总量稳居全国第2位,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14.3%,是全省最大的支柱产业。小麦粉、速冻米面食品、方便面、饼干等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72%、27%和31%,均居国内首位;味精、饮料酒等位列全国第二;鲜冷藏冻肉、白酒、果汁、卷烟等居全国第三位。涌现出了双汇集团、华英集团、大用集团、众品食业、三全公司、思念公司、白象集团、科迪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数据来源于《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35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188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4倍,从2003年全国第九位上升到第六位;纱和化纤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3和第5位,其中针织纱线产量占全国的1/3,是我国最大的针织纱线生产基地;服装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6.1%,比2000年提高9个百分点;以裤业为特色的郑州服装产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以针织内衣为特色的安阳针织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新野、尉氏、新密、扶沟、虞城等一批特色园区初具规模。 数据来源于《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通知》。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食品和纺织工业并不等同于农业型工业化,食品和纺织工业仅仅处于农业型工业化体系的中低层次上。 数据来源于《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 数据来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