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耳局部应用速效耳净灵对内耳毒性的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耳局部应用速效耳净灵对内耳毒性的研究
仲崇玉
江苏宿迁市耳鼻喉研究所江苏宿迁223800
作者简介:仲崇玉(1957-),男,汉族,江苏宿迁市沭阳县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拟将本药成为药典规范性、纯中药治疗中耳炎的抗菌药物,作者仲崇玉一直从事耳鼻喉科研究治疗专业30余年,宿迁市耳鼻喉研究所所长,任江苏省中医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委员。【摘要】目的:将速效耳净灵配成1%、10%、30%三种浓度分别在120只豚鼠中耳局部应用7d后观察21d,作形态学和听觉检查。结果:用高浓度30%的豚鼠扫描电镜5耳(5/15),出现基底回外毛细胞部分融合变性,但无明显缺失,内毛细胞、指细胞、柱细胞形态学上无改变,停药后观察21d之豚鼠ABR反应阈提高20分贝以上(8耳/16耳)。但用低浓度1、10%的豚鼠耳蜗铺片及扫描电镜无明显改变,ABR反应阈亦无提??,结论:选用低浓度的速效耳净灵将成为高效基本无毒的纯中药抗生素滴耳液。
【关键词】速效耳净灵;耳毒性;耳蜗;毛细胞;Corti氏器;ABR反应阈
【中图分类号】R13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232-02
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它的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孢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等。中耳局部用药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慢性化脓性耳炎局部用药的效果远远超过全身用药。目前局部用药甚少,大多数抗生素滴耳液都具有耳毒性或潜在的中耳或内耳毒性,而有的抗生素抗菌能力已明显下降。因此寻找既有很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又对中耳、内耳没有毒性的,选择中耳局部用药是当务之急。
速效耳净灵是具有杀菌性的纯中药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都有广谱高效抗菌活性,尤其对绿脓假单孢杆菌及溶血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很强的抗菌作用,超过其它beta;—内酰胺类和氨基甙类抗生素。中耳局部使用速效耳净灵是否有耳毒性的纯中药制剂内尚未见报道,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在豚鼠中耳局部应用不同浓度的速效耳净灵,观察中耳、内耳功能和形态学的改变。
1材料与方法
11药物选择:速效耳净灵为宿迁市耳鼻喉研究所制剂室生产提供,批号011020,每瓶含1g,含总生药量为0199g/mL。本项目是江苏省333工程研究成果。
12动物选择及分组:选用健康、纯白豚鼠120只雌雄兼用,耳廓反射灵敏,鼓膜及外耳道正常,体重为120~300g,分三批由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苏动01145。将每批40只随机分2组,见表1。
表1动物分组情况表
用药浓度组别动物数用药天数停药后观察天数1%速效耳净灵
13给药方法:听泡开窗:每只豚鼠在腹腔内注氯氨酮50mg/kg在全麻无菌操作下行左耳后切暴露听泡,用高速手术电钻于听泡偏下钻孔,直径为4mm,从孔内可窥见鼓膜、鼓岬、园窗龛、听骨链等。在孔内滴入速效耳净灵3~5滴后插入直径为35mm的硅胶管,并固定在颞肌上,软组织依次缝合。
用法:1次/d,每次用注射针管交药液注入硅胶管内02~03ml,每次用药前后回吸观察管内是否有分泌物,滴药7d后拔管、观察。
14观察内容:①听觉反应阈:可将D组及F组有豚鼠在置管前和停药后观察21d后分别在全麻下作ABR测定。②生理反射和一般生态观察。③扫摘电镜检查和耳蜗铺片及光镜检查。④观察方法
每组动物在结束观察次日,在全麻下快速断头,取听泡的部分用05%硝酸银灌注或用Nachlas氏四唑盐法灌注硝基四氮唑兰琥珀酸钠溶液、温溶、福尔马林固定,并在解剖显微镜下取基底膜铺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
部分豚鼠可用2%戊二醛灌注后浸入该溶液中置4℃冰箱内固定,次日在解剖显微镜下剥去骨性耳蜗壁,并保留蜗轴及基底膜制成扫描电镜标本,以右耳为每组豚鼠为对照组。
2结果
21一般情况:A、B、C、D组豚鼠在术后清醒是活动正常,无眼球震颤,耳廓反应正常,在观察过程中耳廓反射灵敏,术后第2d耳后硅胶管内有少量清水样物,到3~8d后渗出物消失。E、F组术后清醒时5只豚鼠不进食,呕吐现象,术后第2d 2只死亡,其余3只症状消失,术后第2d耳后硅胶管内有透明无色液体,有5只为粉红色液体,症状14~21d消失。E组4只豚鼠、F组3只豚鼠耳廓反射明显迟钝,实验过程中死亡及脱管未计划在内。具体标本完成情况见表2。
22D组、F组ABR反应阈的变化情况:两组豚鼠在用药前ABR反应阈的均值左耳为2408是士4.0bBSPL,右耳为2391plusmn;381dBSPL,双耳反应阈无统计差异(P>0.05)。右耳为用药耳,反应阈值见表3。右耳为对照耳,用药后听觉反应阈无明显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