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565413_中国古代军事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84565413_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介绍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 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它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过程 1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 2丰富和提高时期:从公元前 3世纪末至公元13世纪,中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宋、元等几个大的王朝的统治和更迭。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先秦的军事思想对军事斗争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战争的发展,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和提高 3矛盾中继续前进   大约从14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约从明朝至清朝后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没落的境地,不但有连绵不断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民族起义战争和统治者的平叛战争等,而且外国也开始入侵中国。这一时期,由于火器的改进和从外国引进部分先进兵器,出现了独立的水师、炮兵、工兵及其他技术兵种,加以作战对象发生了变化,因而在建军和作战指挥等方面都发生相应的变化。 明代杰出抗倭将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就是这种革新思想的代表作。他根据沿海复杂的地形条件和倭寇火器装备的特点,对阵法作了重大改革。 他制定了以 12人为单位的“鸳鸯阵”,把它作为战斗队形的基础 夏、商、西周时期(初步形成阶段) 用占卜的方式决定战争行动的采取与否,占卜有两种结果:吉、凶,前者暗示军事行动具有合理性且有好的结果,后者则相反。 此时军事思想不完善,认识不深刻,军事论著非常少。 春秋战国时期(成熟阶段) 特点: (1) 形成比较完整的战争观 (2) 总结出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 (3) 总结出一套治军之道 出现了以孙子兵法为主的兵书群 战车 秦——前清(丰富和发展阶段) 特点:1、战略思想成熟完善 2、与各军兵种相适应的军事思想的形成。 3、军事理论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基础,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近代、现代军事科学起了积极的作用。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 》,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 孙子兵法十三篇 计篇第一   作战篇第二 谋攻篇第三 形篇第四 势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 军争篇第七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间篇第十三 举例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谋攻篇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谋攻篇 因为每一个美国海军陆战军官的背囊里,都装有《孙子兵法》的英译本和一盘解释性的录音带。 《孙子兵法》在日本 “兵学经典” “世界第一兵书” “百世兵家之师” “东方兵学的鼻祖” 主要战争思想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站贞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2、战争准则——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主张“师必有名”,认为师出无名,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定成败局。 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1、重战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   2、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3、备战思想就是未雨绸缪 4、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不仅仅对战争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政治、外交、经济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帮助。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自古以来,战争的直接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