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熊猫的休克疗法(zz).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熊猫的休克疗法(zz)

熊猫的休克疗法(zz) 熊猫的休克疗法 许扬帆/文 不从根本上解决后端问题,国产手机只能是个短期机会。 2002年11月,南京熊猫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志平做了一个惊人之举——以总标的额1.0889亿元一跃成为中国手机业的CCTV“标王”。而2003年11月18日,在央视2004广告招标会上,熊猫移动又以1.568亿元拿下了A特段的6个单元,卫冕了“手机标王”的称号。 但2004年1至4月,熊猫的手机市场份额却掉了0.3%,从前10名降到第17名。 “现在哪家厂商不是靠新机型打天下呀!3个月都没有新手机上市,卖得好那才怪呢!”熊猫移动的一位手机代理商颇为不满地说。 实际上,就在2003年,熊猫移动刚刚利用从韩国公司购买的手机整体解决方案,梅花间竹般地推出了20余款手机,并且借此获得了300万台的销量,从而跻身国产手机公司第五的位置。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熊猫移动的好日子戛然而止? 问题的根源在于,今年熊猫移动决定以“一刀切”的方式,停止引进所有的韩国机型,开始自主开发手机。此举不可避免地让熊猫陷入新手机断档的窘境,以至于直到今年3月底,熊猫第一款自主研发手机M18上市,熊猫的尴尬局面才得以缓解。 “少卖几万台手机产生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战略转型对于我们意义重大。”马志平这样说。他认为“长痛不如短痛”,调整的阵痛,所有的中国手机制造公司迟早都要经历。 “综合实力不提升,天天弄这么多量,帮别人赚,自己当搬运工,我们不想一直做这样的事情。”说这句话的时候,马志平很有些毅然决然的味道。 速成产品打天下 1999年,马志平成立江苏天创通信实业有限公司,成为科健在江苏的总代理,其业绩一度占据了科健手机全国销量的一半。2002年4月,马志平和南京熊猫(553,HK;600775)合资成立熊猫移动,他以个人的江苏天创公司名义持股49%,主营熊猫手机的生产和销售。去年,熊猫移动的销售收入支撑着其控股上市公司——南京熊猫总销售额的95%,是上市公司真正的支柱。同年5月,“马系”的南京合纵公司从中国高科手里接下了科健信息44%的股权,外加7%股权的委托经营权,马志平又掌握了科健手机的终端销售渠道。 2002年4月,马志平参与投资组建上市公司上海科技(600608)的控股子公司南京宽频,其后南京宽频以溢价方式出资2000万元,收购上海易美通信实业有限公司50.12%的股份,马志平手中又多了一个“易美”手机的品牌。 今年2月,中科健(000035)发布公告称,国资委已经批准南京合纵以1亿元收购中科健的大股东深圳科健集团,目前“马系”的南京合纵已经间接控制了中科健。这些“马系”品牌的手机每年产销量超过520万台,业内人士已经把“马系”看作波导和TCL之后的第三大国产手机巨头。 虽然“马系”手机品牌众多,不过马志平声称自己真正苦心经营的,只有熊猫这一个品牌。 马志平刚接手熊猫手机时,熊猫手机几乎是 “一穷二白”。南京熊猫自获得GSM手机牌照之后,其手机业务一直依附于合作伙伴爱立信。但是,经历了“T18SC自动关机事件”等挫折之后,爱立信无可避免地面对在中国市场的颓势。2002年,陷入困境的爱立信决定与索尼合资生产手机。但是该计划的出台,使得熊猫与爱立信的合作难以为继。为了给熊猫手机寻找出路,熊猫集团找到了马志平。 在合资之前,熊猫品牌手机每年产销不到50万台,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以马志平的说法,熊猫手机在市场上几乎无名,产品也只是找一些爱立信淘汰的机型贴牌,甚至一个机型被迫要卖上2年多。 在异常艰难的开局过程中,马志平给熊猫移动制定了三步走的策略规划:第一步是找产品卖,无条件接受别人的产品,用别人的产品打熊猫自己的市场;第二步是根据自身优势重新定义市场,按照市场定义向别人提需求,获得定制的产品;而最终阶段,就是自主开发自主销售。 淡化爱立信的影响,走自己的道路,首先就是找到好卖的产品。对于熟悉国内手机状况的马志平而言,寻找产品的过程显得直截了当。马志平很快就找到了Bellwave等在国内市场受宠的韩国公司的手机产品,购入其整机产品贴上熊猫的商标,以最快的方式投入销售渠道。 在马志平入主熊猫移动的2002年,熊猫推出的6款重要手机型号中有4款与Bellwave公司有关,脱胎于Bellwave超小折叠双屏手机“ST11”的“熊猫958”手机,单款月销售量一度逼近15万台,累计销售超过100万台,成为熊猫手机的销售主力。而与此同时熊猫移动也接替夏新、仅次于波导,成为Bellwa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