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土地整治项目绿化对策研究.docVIP

基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土地整治项目绿化对策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土地整治项目绿化对策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基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土地整治项目绿化对策研究 1合肥市土地整治办公室 安徽合肥 230000; 2合肥市规划设计院 安徽合肥 230000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整治绿化工程投入不足,建设标准不高,加上后期管护难,绿化效果不明显,达不到加快美好乡村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初衷。针对上述状况,我们对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回民社区、肥东县白龙镇长王村和长丰县造甲乡凤楼村村庄和农田绿化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一、村庄绿化现状 (一)总体评价 村庄绿化大多乡土气息不浓,风格不城不乡、不土不洋,普遍存在设施损坏和脏乱差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绿地面积偏大,尤其是草坪面积过大,房前屋后大量敷设草坪,不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生活习惯,大部分绿地已被村民自发改成菜地。 2、树种选择不当,一些地方栽种银杏、桂花等名贵树木和棕榈等非乡土树种,成活率不高,养护管理成本高、难度大。乔木普遍采用截冠种植方式。 3、植被配置比例失衡,主要体现在乔、灌、草之间及常绿树、落叶树之间,视觉单调、呆板。 4、植被种植形式不符合乡村环境特点,灌木种植稀疏,植株间距过大。 5、养护管理不力,地被类植物大量损毁,灌木缺棵少株,景象残败,裸土严重,杂草丛生,垃圾杂物散布其中。 (二)宅旁绿化 低层建筑一般结合屋前道路和晒场布置,大部分屋前绿地已经改为菜地。乔木依托宅间路栽种,有倒伏枯死现象,主要树种为香樟、栾树、悬铃木;灌木稀疏零散,自然布置,间距过大,主要为桂花、栀子花、海桐等;地被几乎全部被农民自发开发为菜地,偶有细叶结缕草铺地,植被稀疏、裸土严重,杂物垃圾较多。 多层建筑楼前大多采用低矮花灌木稀疏栽植,主要植被为月季、金边黄杨、金叶女贞等。楼两侧主要是以乔木列植,花灌木满铺种植,灌木种植约为20株/㎡,过于稀疏,杂物垃圾较多,长势参差不齐,景象残败,部分区域被农民自发改造为菜地。 (三)路旁绿化 过多采用城市景观植被和非乡土树种,灌木稀疏,杂物堆积,养护不足。 道路两侧绿带宽度3-20m不等,部分路段设置中央绿化分割带,宽度5-8m不等。行道树树种主要为悬铃木、栾树、香樟、广玉兰、女贞,小乔木为紫薇、红枫、黄栌、桂花;下层灌木主要为红叶石楠、金叶女贞、金边黄杨、大叶黄杨、火棘,地被为细叶结缕草和麦冬,乔木呈规则式行列种植。养护较差,长势参差不齐,垃圾杂物夹杂其中。侧石内绿化带土壤埋深过高,造成雨水冲刷形成裸土现象。 (四)水旁、公共场地绿化 大量使用城市景观植被和非乡土树种,建设成本高,缺乏亲水植被,生态性较差。 主要树种为柳树、棕榈、紫叶李、桂花等,灌木为红叶石楠、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等,地被为细叶结缕草,临水乔木和灌木采用间隔行列式种植,灌木均为修剪的灌木球,冠幅0.8-1.2m,间隔约为4-5m,较稀疏。很少亲水植物,生态性欠缺,水质不佳。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总体绿化布局 以实现“村庄秀美,环境优美”为宗旨,积极创建“森林村庄”、“生态村”,加强“四旁”(村旁、路旁、宅旁、水旁)的造林绿化,建设村庄公共绿地,鼓励和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经果林或花卉,最终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进一步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田园风光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 针对村庄多层与低层住宅分类制定控制指标,对绿地率、户均占地面积及容积率建设指标进行控制,同时对绿化中树种搭配进行比例控制。 (二)进行分类绿化控制 将村庄绿化划分为5类,即宅旁绿化、路旁绿化、水旁绿化、公共场地绿化、村旁绿化,同时将菜地纳入各类绿化,统一规划控制。 1、宅旁绿化 宅旁绿化:可结合宅间路布置,同时考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统一规划菜地。 低层住宅:宅旁绿化控制在2-3m。建设有院落围墙形成宅院的,适当划分空间作为菜地。对没有院落围墙的住宅,可结合宅间道路绿化,在门前统一划分菜地,每户不超过20m2,边缘统一设置高度0.5-0.8m的竹木栅栏,菜地应整齐、整洁,避免大面积裸土。 多层住宅:宅旁绿化控制在2-5m,结合宅间道路绿化,在宅旁适当划分菜地,边缘设置高度为0.5-0.8m的围合栅栏,做到整齐、整洁,避免大面积裸土。 宅旁绿化种植形式:选用高大乔木列植,如杨树、栾树、香樟。下层避免大面积草地辅地,可用红叶石楠绿篱密植,或菜地铺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