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碳源对生防荧光假单胞菌2P24产抗生素2, 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的影响.docVIP

不同碳源对生防荧光假单胞菌2P24产抗生素2, 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碳源对生防荧光假单胞菌2P24产抗生素2, 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的影响

不同碳源对生防荧光假单胞菌2P24产抗生素2, 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的影响 张燕 张阳 张博 吴小刚 张力群 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植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目的]包括碳源代谢等不同环境因子, 可调控生防菌株生防相关因子表达, 进而影响其防病效果。荧光假单胞菌2P24可防治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引起的土传病害, 抗生素2, 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 (2, 4-diacetylphoroglucinol, 2, 4-DAPG) 是其主要生防因子之一。本文利用平板对峙法及遗传学方法研究不同碳源对菌株2P24产生2, 4-DAPG的影响及相关的调控途径。[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检测了菌株2P24在添加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碳源的土豆浸液培养基中对棉花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的拮抗能力及菌株2P24中影响2, 4-DAPG产生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另外, 利用Tn5转座子对含有2, 4-DAPG合成基因phl A报告质粒p970Gm-phl Ap的野生型菌株2P24进行随机突变, 在果糖土豆浸液培养基中筛选提高phl A基因表达的突变菌株。[结果]平板对峙实验表明, 菌株2P24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其抑菌活性最强, 蔗糖次之, 而以果糖等为碳源时菌株2P24无抑菌活性;转录融合实验进一步表明葡萄糖可促进phl A基因的表达, 果糖则不影响phl A基因的表达。在果糖土豆浸液培养基中, 转座子随机突变实验获得了5株可明显提高phl A基因表达的突变菌株。Tn5插入位点和序列分析显示其中一个突变体是Tn5破坏了che B基因。转录检测表明与野生菌株相比, che B突变体中phl A基因的表达和2, 4-DAPG的前体物质——间苯三酚 (phloroglucinol, PG) 产量都显著提高。游动性实验发现突变che B基因可显著降低该菌株的游动性。[结论]上述结果表明菌株2P24中不同碳源在转录水平上可影响phl A基因的表达, 进而影响2, 4-DAPG产生。遗传学结果也显示, che B基因参与调控2, 4-DAPG生物合成过程。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碳源代谢; 2; 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 游动性; 作者简介:吴小刚, Tel/Fax:+86-771-3234576;E-mail:wuxiaogang@ 收稿日期:2017-07-16 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 (XGZ160171) Effect of carbon sources on production of 2, 4-diacetylphoroglucinol in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2P24 Yan Zhang Yang Zhang Bo Zhang Xiaogang Wu Liqun Zhang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Plant Science Education, College of Agriculture, Guangxi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lant path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 [Background] Man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carbon sources, regulate the biosynthesis of antimicrobial compounds and influence the biocontrol capacity of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Objective]P. fluorescens 2P24 protects various crop plants against root diseases caused by plant pathogens. Among a range of antimicrobial compounds secreted by 2P24, 2, 4-diacetylphloroglucinol (2, 4-DAPG) is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its biocontrol potential.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exposing strai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