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于国民劣根性的抒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鲁迅于国民劣根性的抒写

浅析鲁迅于国民劣根性的抒写 汉教四班 薛花 20080513540 鲁迅给予读者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对国民性的批判。因而他笔下的国民具有愚昧、麻木、冷漠的灵魂,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病态的民众形象,这种形象是鲁迅民众观的主体。长期以来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压迫和封建思想的毒害,是造成民众思想落后的罪魁祸首。闭塞、贫困、保守及民族遗传的某些心理原型,也部分地造就着民众思想的落后。鲁迅的大多数作品都淋漓尽致的变现了中国的黑暗和落后,其间充斥着太多的讽刺与责备,但却是出于他对人民的感情和爱护。他一生致力于用文艺来改造国人灵魂,致力于文学对于国民的启蒙。 一、 揭露国民的弱点 (一) 不敢正视现实,妥协,消沉 鲁迅作品中的一系列知识分子, 像《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伤逝》中的子君等等可说是这一类人的代表, 这些人有知识, 能看清现实, 但遗憾的是不敢面对现实。吕纬甫当初曾以战士的英姿出现, 但在屡遭挫折后却变得一蹶不振了。由于封建势力异常顽固,异常强大,吕纬甫由于心死“而背弃了高尚的人生境界变得苟且偷安、浑浑噩噩, 甚至为了糊口而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去教给孩子们充满了封建毒素的《女儿经》之类的东西。他浑噩,但在思想上是清醒的,并且怀着难耐的忍痛。小说在对吕纬甫的悲剧人生的严峻批判中, 晓示当时的知识分子不可重蹈他的覆辙。魏连殳是由一个清醒的个性主人者转向与封建现实达成妥协, 恭行原来所憎恶的一切, 他终于投靠了在了城具有生杀予夺权力的杜师长, 当了他的顾问。从此失去了原来的自我, 由原来的自负、自持、自强一变而为自嘲、自虐, 甚至自我, 他真正地变成了一个独头茧, 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他肆无忌惮地报复社会、作践大良及其祖母。他放纵自己, 糟蹋自己, 最后他身上那些极其珍贵的精神, 美好的品格终于随着他的吐血而亡被毁灭了。这是魏连殳的悲剧, 更是与现实妥协的悲剧。 (二)自私冷漠,爱看热闹 鲁迅抨击社会上那种“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现象。他对群众的麻木不仁有着极为沉痛的体验,悲愤的指出:“群众—— 尤其是中国的群众,—— 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他以锐利的笔锋无情的画出了国民的灵魂来如在《药》中他描写了看客潮一般的前行去观看杀害革命者的“戏”。如这段文字:“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看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的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在《阿Q 正传》中他塑造了阿Q 这个典型的看客,他向人民大肆夸耀杀革命党“咳,好看,杀革命党,咳,好看。” 在阿Q 被枪毙前游街示众时忽然感到害怕但却无师自通的喊出了一句: “二十年后又是一个……”那些看热闹的闲人便发出了豺狼一样的嚎叫喝彩起来然而过了一会他们却又抱怨起来甚至感到愤怒的原因是他们跟着跑了那么多的路,那个可笑的死囚,至死都不会唱一句戏,看客议论了一番后我们才知道他们关心的是他们多半并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充分显示人性的残忍。 (三)奴性、卑怯性 缺乏抗争的勇气是奴性的标志, 阿Q 就是一个奉行奴才哲学的代表。所以鲁迅在“哀其不幸”的同时, 又“怒其不争”, 在《恋爱的悲剧》一章里, 我们不仅更明晰地看到了阿Q 不仅处处逆来顺受, 毫不抗争, 而且还显出一副服服贴贴、心甘情愿的模样。阿Q 向吴妈求爱的方式不只粗俗而且有点荒唐, 但赵太爷的处置显然无理。他强迫阿Q接受五项苛刻的条件: 包括送红烛、请道士, 甚至还不准阿Q“再去索取工钱和布衫”。直逼得阿Q 倾家荡产无处安身。然而阿Q 却自然都答应了, 不争辩一句, 额外的被迫送地保加倍酒钱四百文。阿Q 没有现钱, 便用一顶毡帽做抵押。这些他都不折不扣地一一履行了。因为在他看来, 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可叹的是阿Q 面对这些不合理的胁迫敲诈, 不只是没有和赵太爷、地保之流抗争过, 连想抗争的念头都不曾产生过。 (四)庸俗,势利,愚昧而又中庸巧滑 鲁迅指出:“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不为福先’。凡是不敢带头不敢竞争,只混在人群中鼓噪,胜了他有一份败了他未必吃亏遇到强敌,不敢应战,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至于庸俗势利民众更是无师自通。《孔乙己》中的短衣服帮和掌柜虽然可能并未直接受到过封建教育,但封建道德标准仍然在他们的意识深处烙下了他们自己无法感知的印痕。他们使用双重的评判标准对同样是读书人但未中举的孔乙己鄙夷戏弄,对丁举人则虔诚尊敬。“他家的东西偷得吗?”在他们的心目中,权势和道德水准相生相伴有权则崇仰甚至卑躬屈膝无权则唾弃甚至鄙夷凌辱,这是封建思想长期奴役形成的庸俗市民品性最好的表现。愚昧麻木更是国民普遍的精神状态。 二 、对乡土人群的批判 在探索乡村现实时,他以现代理性为参照,以人道主义为基础,表现出鲜明的乡土启蒙和乡土批判意识。他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典型的悲剧人物,挖掘出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