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礼仪大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宫廷礼仪大全

宫廷礼仪第一课——饮食文化 皇家平日的饮食活动,时时处处都遵照一定的礼仪进行。若逢皇帝大婚、新皇登基或“国丧”等,其形式更为隆重。 皇家的喜庆婚丧、招待外邦使臣和各藩王大臣,皆由光禄寺主持。其饮宴皆有一定的规定: 光禄寺举办的“满席”,共分六等。一等席用面120斤,席上有玉露霜方酥夹馅各4盘,白蜜印子、鸡蛋印子各1盘,黄、白点子松饼各2盘,音图例大饽饽6盘,小饽饽2盘,红、白饱馓子3盘,干果12盘,鲜果6盘,砖盐1碟。其陈设计高1尺5寸(折合公制0.5米),每桌银价8两,一般用于皇帝、皇后死后随筵。二等席用面lOO斤。席上有玉露霜2盘,绿印子、鸡蛋印子各l盘,方酥翻馅饼各4盘,白蜜印子、黄白点子松饼各2盘,饽饽以下与一等席同。其陈设设计高1尺4寸(折合公制0.42米),每价7两2钱3分4厘,一般用于里贵妃死筵。三等席用面亦为100斤,席上无黄、白松饼,另有四色印子4盘,福禄马4盘,鸳子4盘,其它与一等席同。其陈设计高1尺3(折合公制为0.39米),每桌银价5两4钱一般用于贵妃、妃、嫔死后随筵。四等席用斤,方酥以下,大体与三等席同。其陈设高1尺3寸(折合公制为0.39米)。每桌银价4两4钱4分。主要用于元旦、万寿节、皇帝大婚、大军凯旋,公主或郡主成婚等簇宴以及贵人死后的随筵等。五等席用面40斤,方酥以下大体与四等席同。其陈设计高l尺l寸(折合公制为O.37米)。每桌银价3两3钱3分,用于赐宴朝鲜进贡的正、副使臣,西藏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的贡使,除夕赐下嫁外藩的公主及蒙古王公、台吉等的馔宴。六等席用面20斤,无方酥夹馅、四色印子、鸡蛋印子、其余与五等到同。每桌银价2米2钱分。用于赐宴经筵讲书,衍圣公来朝,越南、硫球、等国朝进的使臣。 汉席自一等至三等,又有上席、中席之分。其品种主要是各类荤素菜肴。以至后来的人们视清宫的“满席”和“汉席”所具备的特色一向有”满点汉菜”之称。 清宫中,妃子产下皇子,更有额外的优待。档案记载,慈禧在产下载淳(即后来的同治皇帝后,“总管史进忠等为懿妃遇喜而每日增添粳米、小米、红粳米、碎红粳米、老黄米、 大、小米、凉谷米。此8样米,每样7合5勺,芝麻4合,鸡蛋20个,自今日得给至小满月(产后12天为小满月)之日。”皇子的奶妈也受优待:““嬷嬷一人,每日用鸭子半只,或肘子、肺头轮流食用。” 宫廷礼仪第二课——古代礼仪 关于中国古代的礼仪! 中国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就是“五礼”。这“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作为人类祖先的圣贤唐尧、虞舜、夏禹等,他们本身都是讲究礼仪的典范。传说尧年轻的时候十分敬重老年人,同辈之间,礼让三先。每次把打回的猎物平分给众人,自己拿最少的一份。有时还把那最少的一份猎物再分送给年迈体弱的老者。他的德行受到众人的称颂,所以大家都推选他为首领。虞舜讲究礼仪是历代的楷模。我国的《二十四孝图说》中第一篇《大舜耕田》,就是讲他躬耕历山,任劳任怨;供养父亲、继母和同父异母之弟的故事。 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得多了。周朝前期历经文王、武王、成王三个君主,重新“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政,而民和睦,颂声兴”。周公还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把我国古代礼仪制度推向了较为完备的阶段。 春秋时期的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年),他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克己复礼”,教育他的****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食”。总之,为了“礼”的需要,可以舍弃一切。为了宣扬古代礼制,他不远千里,从鲁国到西歧向老子(李耳)学礼。 到了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后历朝历代都在朝廷设置掌管天下礼仪的官僚机构,如汉代的大鸿胪、尚书礼曹,魏晋时的祠部(北魏又称仪曹),隋唐以后的礼部尚书(清末改为典礼院)等。同时,礼仪学著述越来越重要。汉代把《周礼》、《仪礼》列为五经之一,是读书人的必修之课。西汉人戴圣在研究前人礼书著作基础上,编纂《礼记》一书,也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尔后,历代礼学研究者再在这些礼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先后出现了《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礼说》、《礼记集解》、《礼记集说》、《礼书通故》、《礼书纲目》等数以千卷的礼学著作,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一门重要学科,对人类文明进步起着特有的作用。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