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数据时代”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突围
“大数据时代”第三方支付平台营销模式突破
引言
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与线上支付相关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从2011年起,央行分三批向中国主流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等101家支付企业发放了“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式被纳入央行的监管体系,它们将以合法的身份参与到市场交易之中。根据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2年度,中国第三方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12.9亿,同比增长54.2%,2013年第2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3.8万亿,环比1季度增长12%。在第三方支付业务高速增长的背后,平台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未来盈利着眼点值得深究,这对平台的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盈利模式
当前国内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收单费用、备份金利息、预付卡收入、平台费用。
收单费用
当前,对国内的平台来说,收单费用虽然有限,却是比较成熟的的收入模式,这种模式是国内平台发展的基础。一是利用商户向平台支付的手续费与平台向银行支付手续费的费率之差,平台很容易获利,每笔交易的费率差在0.08%-0.22%之间。二是可以在消费者转账支付时收取手续费。但是,这种模式有强的局限性,一方面,这种模式的收入有限;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支付业务的可替代性比较强,交易成本的持续存在会极大降低平台的竞争优势。
沉淀资金利息
沉淀资金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于担保信用的存在,在平台上,一般是只有在买卖双方都确认交易可以完成的时候,资金才会完成支付。因此,在交易的过程中,用于交易的额资金会滞留在平台上一段时间。另一部分是,出于对便捷化支付的需求,用户会在平台上预留一部分资金以供及时使用,比如交易或其他方面的支付。
2011年11月4日,央行发布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央行对沉淀资金的存管做出了明确要求,支付机构须在备付金银行开立备付金收付账户和汇缴账户,禁止第三方机构使用存储在银行专用账户中的沉淀资金,促使第三方支付机构规范其内部资金管理。当前,针对第二部分沉淀资金,许多平台都在与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例如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余额宝”,极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粘性,但这并会为平台带来直接的盈利。
预付卡业务
预付卡业务是平台根据客户的需求发卡,客户购买预付卡,通过预付卡,发卡机构为商家提供代收、代付服务,在其中收取手续费或佣金。平台的直接收入有四种方式:一是预收费余额用产生的利息;二是由于当前央行对这一方面暂时没有规定,平台可以使用这部分资金从事获利行为;三是为商户服务而收取的佣金或手续费;四是发卡时收取的押金等残值可能性收入。网络购物热潮的出现,使得平台利用这一契机发行预售卡更加可行。
但是,当前平台发售的预付卡占国内预付卡总发行量的比例还比较小,占比不超过20%,因而利用发行预付卡这种模式来盈利优势尚未凸显。随着国内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不能排除信用支付发展的可能,在未来很可能就会出现平台先发行“预付卡”,购卡方只需要缴纳少量押金,待交易或消费完成后再行支付,不交易、消费便无需支付。这样购卡方的现金流的安排会更加自由,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滞留,但这种趋势对平台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
平台费用
市场的总是在朝着减少交易成本的方向进行发展,并且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因而,既然平台与基金或是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分享的收益绝不会出在用户身上,不然很容易被替代。所以,收取平台费用是一个看似理想、合适,但却是不可行的措施,平台费用不可觊觎。
“大数据时代”与平台盈利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big data)又称巨量资料,是指涉及的资料的资料量规模巨大,达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的软件工具,在合理的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随着“大数据”理念的提出,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
挖掘等等与大数据有关的商业价值的挖掘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些环节将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利润中心。显而易见,在大数据时代,相对于掌握巨量的数据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才是重头戏。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而带来的“增值效应”才是这个产业链产生光环的关键所在。2009年,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率先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并使得这一理念在市场中得以广泛传播。麦肯锡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而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根据美国互联网中心的数据,基于互联网产生的数据将会以每年50%的速度进行增长,每两年就会翻上一番,当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都是在最近几年才产生的。由此可见,在未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docx
- 2017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题.doc
- 2017深圳小二下数学期末试卷.docx
- 2015年吉林省德惠市八下思品期末试题北师大版.docx
- 2017年海南高考志愿填报、征集志愿及录取时间.docx
- 1梯形轨枕钢筋技术交底.docx
- 小学一年级数学通用20以内加减法口算专项训练40页.doc
- 暑期预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docx
- 粉煤灰加气块项目.doc
- 小学四年级简便运算+口算试题(A4直接打印).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