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尔王》中主体的消解.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尔王》中主体的消解

侯 斌 :《李尔王》中主体的消解 《李尔王》中主体的消解 侯 斌 (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莎翁本人及其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被看作人文主义的代表。然而,在 《李尔王》中以 李尔为代表 ,作为主体的人以分裂和迷失的方式存在 ;分裂的主体追求快感和原始欲望,其存在 的本质是身体化;疯狂和理性融入同一层面,人堕落到动物的境地;至此人文主义所推崇的独立、 统一、理性、超然的主体被完全消解 ,与 自然融为一体 。主体被消解的根源在于权力和丑陋的现 实,而权力本身的颠覆性和爱为主体的回归提供 了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实现,主体被 拯救也成为一种悖论 。 [关键词]《李尔王》;主体;分裂;身体化;消解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720(2012)01—0048—07 通常认为,文艺复兴是宣扬人文主义的 拯救亦成为一种悖论 。 时代 ,是布克哈特所说的 “人 的发现”的时 1 分裂与迷失 :主体的存在方式 代,(将承勇,2009:72)而 “莎士 比亚代表 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只有在 “李尔:这儿有谁认识我吗?这不是李 莎士比亚的创作中,这个 人‘’才被发现得 尔。是李尔在走路吗?在说话吗?他的眼睛 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人文主义的内涵也 呢?他的知觉迷乱了吗?他的神志麻木了吗? 才发展到了最完整的阶段 。”(雅各布 ·布克 嘿!他醒着吗?没有的事。谁能告诉我我是 哈特,1981:73)阿伦 ·布洛克也认为:“从 什么人? 来没有 比他 (指莎士 比亚)的剧本更加全面 弄人:李尔的影子。”(61) 地表现了人的状态的了。”(阿伦 ·布洛克, 在困惑和痛苦中,作为主体的李尔迷失了 1997:60) 《李尔王》中人的生存状态 向来就 自己。他只是 自己的影子 ,那么真正的李尔在 是论者关注的焦点。如 以O.J坎 贝尔和 R. 哪里 ,他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呢? H_韦斯特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李尔最终意识 “是李尔在走路吗?他的眼睛呢?”不,是 到了神的爱 ,体现了人被拯救的主题。(Har- 葛罗斯特在走路,走和李尔相同的路,替李尔 ris,1984:188—269)以s.A.布鲁克为首 走路。作为父亲,李尔和葛罗斯特犯了同样愚 的学者的观点则体现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思 蠢的错误:刚愎 自用 ,亲信语言 (口头的和书 想,认为在该剧 中 “人类按照最为原始的原 信的),赶走 了真正爱 自己的女儿或儿子,而 则行事。”(Harris,1984:149)然而,以后现 把 “虎”“狼”般的儿女留在了身边 ,结果使 自 代主义的视域关照该剧 ,会发现剧中 “人文 己无路可走直至毁灭。从这个意义上说 ,葛罗 主义所推崇的那种独立、统一、理性、超然的 斯特就是另一个李尔,是分裂了的李尔的一部 主体”(刘建华,2010:40)被消解 ,而主体被 分 。当李尔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被长女和次女 48 2012年第 l期 外国语言文学 (季刊) (总第 111期) 拒之P-J#I,,在黑暗中他无路可走,葛罗斯特的 因为她们根本不可能听到,最终连他 自己也认 路就是他的路。可是葛罗斯特的眼睛被挖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