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4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54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金苹
(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50016)
【摘要】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并做对比性分析。结果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7d、14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致残程度,因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177-02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内血液循环异常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功能障碍,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其特点是发病突然、进展迅速,若不及时诊断及治疗,轻则躯体功能障碍,重则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快速而准确的选择有效治疗方法可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笔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08例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同时排出脑出血等其他疾病及凝血功能异常者,既往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过敏史。其中男71例、女37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8.5岁;发病时间在24~72h。
1.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改善循、环稳定斑块、降血压、扩容及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胶囊(伯基)100mg口服,1次/日;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胶囊(伯基)100mg+氯吡格雷片(波立维)75mg口服,1次/日;连续用药14d。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不使用其他抗血栓药物;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及心电图检查。
1.3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记录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1.4 疗效评定标准[1]:疗效评定标准按照第五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并结合神经功能。
缺损评分进行评定,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恶化: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无任何改善,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幅度不足18%。
1.5 统计学处理: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7d、14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3d 治疗后7d 治疗后14d
对照组 54 24.6plusmn;8.9 23.1plusmn;9.1 22.1plusmn;8.0 17.0plusmn;7.0
观察组 54 23.5plusmn;9.0 21.4plusmn;9.3 17.1plusmn;9.2 12.2plusmn;6.6
2.2 两组治疗14d后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14d后临床疗效(n,%)
组别 n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恶化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4 5(9.3%) 27(50%) 8(14.8%) 14(25.9%) 40(74.1%)
观察组 54 7(12.9%) 30(55.6%) 11(20.4%) 6(11.1%) 48(88.9%)
2.3 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口腔、鼻腔出血,以及胃肠道和颅内的出血事件。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 18例宫颈癌根治术后临床护理分析.doc
- 1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护理分析.doc
- 18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护理.doc
- 195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
- 196例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doc
- 1955-2008年昭通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doc
- 197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治体会.doc
-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司法改革评述.doc
- 19例会阴Ⅲ度裂伤临床分析.doc
- CN119386918B 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限域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中山大学).pdf
- CN119373052B 一种河道边坡支护装置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pdf
- CN119386350B 一种孤独症干预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山东爱优动体育健康服务有限公司).pdf
- CN119386638B 一种排湿阀、湿度控制装置及排湿阀的制造方法 (施柏德(厦门)科技有限公司).pdf
- CN112645829B 麻黄碱关键中间体(s)2甲胺基1苯基1丙酮的手性合成方法 (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pdf
- CN119385955B 一种负载乳酸菌的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天津医科大学).pdf
- CN119386302B 一种吸痰装置用清洁设备及清洁方法 (江苏今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pdf
- CN119386838B 一种磁力锚定型三元复合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长安大学).pdf
- CN119379019B 一种地铁施工建设全过程动态监控管理系统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pdf
- CN119366311B 一种甜菜播种方法及装置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