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IVAIDS患者的护理人文关怀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HIVAIDS患者的护理人文关怀
黎 欢 王红红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2-0245-03
【摘要】 在艾滋病尚无法彻底治愈且大范围流行的现阶段,通过营造舒适的环境,强化职业道德和人文意识,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尽量满足患者一切合理的要求,很好的开展人文关怀,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满意度,改善生命质量。
【关键词】 艾滋病患者 人文关怀
The Humane Care in HIV / AIDS patients
LI huan, WANG hong-hong. (Nursing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quickly increasing of HIV/AIDS and no ways to cure, we can take humane care by creating a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human consciousness, establishing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care patients and providing patients with personalized service to satisfy all reasonable demands of patients. The humane care can ease psychological obstacles, improve treatment and life satisfaction, extend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HIV/AIDS patients Humane care
根据2009年我国卫生部统计数据,我国艾滋病累计感染人数319877例,累计报告死亡49845例,估计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达74万人,09年新发感染人数达4.8万人[1]。目前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仅仅能降低感染者的HIV病毒载量,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所以在感染治疗阶段保持患者一如既往的生活才是更重要的问题。自身的耻辱感,家属的疏远,社会的歧视,使得每个患者在不同阶段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功能障碍,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保持身心舒畅,能提高生活质量,更有利于治疗效果延长生命。
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护理发展的新方向[2],也是发展护理事业最重要的方式更是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的首选,以人为本的护理关怀能有效的调节和缓解患者遇到的各种压力。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很好的发现和改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的给患者最大的关怀。
1 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护理艾滋病患者是一项艰巨而有挑战性的工作。由于艾滋病患者自身的矛盾复杂的心理,社会歧视和不认同的现象,包括医务人员担心自身职业暴露的危险,而是原本就很不容易的护理工作更加的困难。对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比较突出。
1.1 忽视患者需求 AIDS的致死性后果及患者在病程中经受着各种压力,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医务人员可能除了常规的疾病治疗,对艾滋病患者也是近而远之,忽略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有调查显示艾滋病患者强烈的耻辱感、罪恶感和无助感,使患者对前途失去信心, 很容易产生绝望,而选择自杀[3]。
1.2 过分强调隔离消毒 由于艾滋病具有传染性且尚不能治愈,普通科室收治艾滋病后,都会“区别”对待。对艾滋病患者的隔离是越严越好,将传统的传染病隔离方式全部用上,似乎怎么隔离都不过分。消毒更是严格,病人用物能焚烧的全部焚烧,其他一律高压消毒。其实HIV病毒在体外是很脆弱的,液体中的HIV加热到56度10分钟或煮沸,可以迅速灭活;用70%的酒精处理10分钟,也可灭活。所以在日常生活的握手,共餐,同一房间或办公室,接触同一生活用品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1.3 护理人员存在歧视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被感染的机会较多,职业暴露的风险性极高,所以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患者存在一定的畏惧和不情愿护理的心理因素。通过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访谈,发现有54%的人表示在治疗中遭到过歧视[4],更有调查显示,25.1%护士不愿意护理艾滋病患者,其中有91.9%的护士担心工作时可能会感染[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