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ICU (新生儿监护病房)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NICU (新生儿监护病房)
王芳 ( 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 4 3 8 4 0 0 )
【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法:从新生儿病房(NICU)的基础环境、声音、灯光、新生儿的体位、疼痛、抚触、医疗护理操作等方面说明环境因素对NI CU新生儿病情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伤害,找出新生儿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根据目前国外临床护理所采取的措施,总结归纳对新生儿病房(NI CU)的护理措施。结果: 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因素除了新生儿本身的因素、医护人员的因素和侵入性操作因素,环境因素占比例较重。结论: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是院内感染高危区,加强护理是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监护病房 环境 医院感染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270-02
一个拥有最适宜的物理、心理、社会和伦理环境的新生儿监护病房(neaonate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对新生儿恢复至最佳状态时极其重要的。因此必须关注N I C U的环境管理。研究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对N I C U的环境如光线、噪声、新生儿的护理操作和工作人员的行为等进行积极的改善,可以降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减少新生儿的活动,从而缓解新生儿的压力。
1 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而主要因素
1.1 新生儿本身的因素
新生儿普遍容易感染,尤其是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他们对感染的而高度易感性主要是由于免疫功能发育不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未成熟的皮肤屏障是细菌进入体内导致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吞噬细胞功能不足,因此他们细胞内的杀菌作用减弱,免疫球蛋白系统不能通过胎盘,特别是分泌型I gA缺乏,新生儿以患呼吸道和肠道感染性疾病。
1.2 医护人员的因素
通过医务人员污染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是新生儿感染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医务人员手上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为20~30%,由于空气很少传播革兰阴性杆菌,通过接触传播是很重要的途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的依从性低、不严格执行洗手制度、缺乏合适的洗手设备、工作紧张没有时间洗手和对生物安全性的随意态度、共用擦手巾等都是医院感染的人为因素。
1.3 侵入性操作因素
N I C U某些日常治疗、护理操作会扰乱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新生儿在N I C U所接受的而多种检查和操作如气道吸引、足底采血、各种注射、胸部X线摄片检查多会造成不良刺激,有侵入性且无告知性。
1.4 环境因素
1.4.1 建筑布局不合理 新生儿监护病房建筑布局不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病房不通风透气,室内墙壁天花板有裂缝、地面不防滑、不便于清洗消毒,床与床之间间隔小,造成易感人群的高度密集。
1.4.2 空气不洁净 空气污染是造成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交接班、各种检查治疗等,人员走动带动气流,使许多附着在尘埃和飞沫中的病原体微生物岁空气流动飞扬,造成空气污染。
1.4.3 医疗用品消毒不严 室内的医疗器械和某些固定装置如导管、插管、雾化器、暖箱、蓝光箱、治疗车、婴儿床、空调机以及生活用品如奶具、沐浴用具、包裹婴儿用物等的污染均是发生感染的途径。
2 管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制定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工作制度、探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保洁制度、医疗废物处理规定以及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评分标准等系列规章制度,形成“标准、考核、奖惩”三位一体。
2.2 病房硬件建设到位
理想标准的新生儿病房必须位于医院内最清洁的环境中,保证空气新鲜,远离医院的污染区和噪音区。选用性能良好的空气调节器、净化器或动态空气消毒器,要求对室外新鲜空气的换气有效率在80%以上,最好有独立的空调系统,避免交叉感染,注意采光和向阳,保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新生儿病房每床占有面积3平方米,病房的床间距离至少要大于1.0米。新生儿监护病房每床占有面积6~6.5平方米,温度控制在足月儿22~26Cdeg;;早产儿24~28Cdeg;,保持60~65%的相对湿度[1]。病房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在不影响病房温度和保证病人不受凉的前提下课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并且每日3次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病房入口处应该有缓冲间,设立洗手池,进入病房人员要换鞋、洗手、穿隔离衣或工作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doc
- 6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观察及护理.doc
- 63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探究.doc
- 64 层螺旋CT 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分析.doc
- 64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分析.doc
- 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验分析.doc
- 6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临床分析.doc
- 64层螺旋CTA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doc
- 64排螺旋CT个性化造影剂注射法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doc
-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doc
- N末端前B型利钠肽与房颤伴快心室反应的关系.doc
- NT-proBNP对冠心病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doc
- NT超声检查在早孕期胎儿筛查中的应用.doc
- N端前体脑钠肽检测在不同程度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doc
- OCT-4在肿瘤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doc
- OCT检查沧州地区正常成人及儿童黄斑、视盘的研究.doc
- On Improving Students’ Extensive Reading Ability in Senior High School.doc
- OPRM1基因A118G多态性对瑞芬太尼麻醉的影响.doc
- Orem自理模式在产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doc
- OPT、TOC之理论探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