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要技术内容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唐山科技局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钢铁冶金
主要技术内容:我国钢铁工业吨钢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5%左右,技术层面主要体现为二次能源回收利用与高效转换。烧结和转炉烟气余热及钢渣显热占吨钢余热资源总量的23.5%,但由于存在分散、间歇等特点尚未被有效回收和充分利用。为此,本项目运用现代冶金与热能理论,结合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验,以研发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与转炉烟气和钢渣显热的动力回收技术为目标,开展联合攻关,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并应用于工业生产。
1.开发了烧结余热发电系统高效、稳定化运行技术:建立基于“厚材系数”的气-固换热模型,揭示了烧结工况变化对热源参数和热力系统运行的影响规律,开发了烧结余热发电系统废气温度调控与稳定化运行工艺,提出了有凝结水加热器的双压余热锅炉的优化配置方式,实现了220℃以上环冷机废气和150℃左右锅炉排烟废气显热利用和系统稳定运行。
2.提出了转炉汽化冷却烟道结构和热力参数的优化方法:建立了基于水循环安全性的烟道结构优化模型,揭示了汽化冷却烟道流场、温度场分布规律及其结构参数对余热回收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汽化冷却烟道结构及其参数优化策略和余热回收系统热力参数优化方法,实现了间歇性余热回收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3.提出了二次能源利用优化模式,构建了钢厂能量系统优化关键技术平台,建成能源管控中心,实现高炉煤气“零”放散,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达到120m3以上,蒸汽等能源介质优化管理。
4.首次研制出钢渣氮气气淬处理与显热回收成套技术与装备: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揭示了超音速气体射流与黏性流体相互作用规律与粒化机理、液态钢渣凝固机理、冷却速率对粒化钢渣矿物组成影响规律,开发了液态钢渣气淬处理工艺、双层流化床余热锅炉高效换热装置和气淬渣微观结构与活性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首次研制出钢渣氮气气淬处理与显热回收装置,实现了钢渣显热回收与资源化综合利用。
技术经济指标:1)吨烧结矿余热主蒸汽回收量70kg以上、提高15%以上,发电量18kWh、提高12%以上;2)吨钢转炉余热蒸汽回收量80kg以上、提高23%以上,发电量12kWh、提高20%以上;3)吨渣蒸汽回收量110kg、粒化钢渣粒径小于3mm达96%-98%、钢渣单质铁提取率96%、改性钢渣玻璃化率90%。
推广应用及效益情况:研究成果20??年—20??年应用于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成烧结余热发电、转炉余热发电、钢渣气淬处理和能源管控中心示范工程,累计新增利润19.86亿元。本项目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相关科技论文68篇(SCI、EI检索收录21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
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钢铁工业余热回收和固体废弃物利用理论和技术:(1)烧结、转炉烟气余热回收强化换热机理与热力参数优化,为低品质余热回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2)钢渣氮气气淬处理与显热回收技术,为冶金渣处理与综合利用开创了新的研发思路;(3)二次能源利用和能量系统优化模式,为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提供可供选择的有效途径。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土木建筑
主要技术内容: 针对目前在城镇工程抗灾领域的一些技术难题,如目前的隔震技术不能有效隔离竖向地震,板柱结构节点抗震性能差,圈梁构造柱技术在村镇因施工复杂难以推广。本项目开发了新型三维隔震装置,并分别对三维智能隔震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理论分析、性能试验和多维输入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新的复合隔震体系的减震效果和控制规律,证实该装置能够同时隔离水平和竖向地震反应,比常规橡胶隔震支座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并可以改善在大震下的变形恢复能力。发明了新型柱板铰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板铰接节点和钢筋混凝土柱多向转动铰,使节点只承担竖向荷载,不承担或者承担很少的水平荷载,通过理论分析、抗冲切和抗侧移试验,验证其抗震性能,解决常规板柱结构在高烈度区由于节点不平衡弯矩造成板抗冲切能力不足导致很难推广应用的问题。研发了一种装配式构造柱圈梁新技术,将传统圈梁、构造柱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改变为以砌筑为主的施工工艺(即使部分需要浇注也无需支模),配合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一同使用,并将其作为村镇房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通过对新型墙体的理论分析和低周往复水平荷载试验验证其抗震性能。主要技术创新点:
1. 发明了能同时完成建筑结构水平和竖向的隔震,耗能能力强,制作加工简便的新型三维复合隔震系统。
2.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钢管混凝土柱板结构体系,发明了通过柱板铰接节点解决节点不平衡弯矩造成板抗冲切能力不足的问题的新技术。
3. 发明了一种能够在较大竖向荷载下实现节点多向转动的钢筋混凝土柱多向铰节点。 4. 开发了一种免支模、免振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备考策略讲座.pptx VIP
- TB_10414-2018_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ocx
- 草堂居士:《赌经》.docx VIP
- (高清版)DB34∕T 4910-2024 康养旅游气象指数等级划分.pdf VIP
- 膀胱炎病历模板(2020年-2021年).pdf VIP
- 命运交响曲钢琴谱.doc VIP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docx VIP
- 对甲基苯磺酸镉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docx
- 2025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英语最后一卷(二)(含答案).pdf VIP
- 殡仪馆员工服务规范及奖惩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