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H感应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pdf
Jo啪alofPhanllaceuticals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Chinese 2004,35(12)
pH感应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曲剑波,褚良银木,陈文梅,谢锐,李艳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综述了交联水凝胶、微囊、纳米球和脂质体等pH感应型给药系统的控释机制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pH感应;水凝胶:微囊;纳米球;脂质体
中图分类号:R94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l一8255(2004)12.0757.04
给药系统的设计通常是以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
动学性质为基础,传统制剂难以在要求的时间达到 构记忆功能[·、4)不同大小的药物分子可通过扩散
有效血药浓度。随着对疾病时辰节律认识的加深, 作用进出水凝胶。因此,水凝胶在口服、鼻腔、
将药物在期望的时间和位置释出的给药系统日益受 口腔、直肠、阴道、眼部、注射等给药途径具有
到重视[卜引。近年来,环境感应型控释给药系统有 较大的应用潜力。
望实现药物传递的最优化,通过感应病变部位温 1.2溶胀机制及影响因素
度、pH、化学或生物物质等环境信息的变化,实 pH感应型交联水凝胶聚合物的侧链包含一OH、
现药物的定点、定时、定量释放,具有高效、长
效、靶向、毒副作用低等优点,其中以pH感应型 官能团。研究较多的离子型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酰
给药系统更受关注。胃肠道不同部位的pH不同,
特定病灶引起的局部pH变化(如肿瘤部位的pH异常(PMAA)、聚甲基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和聚甲基丙
现象)等都可用来控制药物释放。本文综述了交联水 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等。在适宜pH和离子强度的介质
凝胶、微囊、纳米球、脂质体等pH感应型给药系统 中,侧链基团可离子化并在聚合物网络上产生固定
的控释机制和研究进展。 电荷,产生的静电斥力及水凝胶内、外离子的浓度梯
1交联水凝胶系统 度可导致水凝胶溶胀。对于阴离子水凝胶,若介质pH
1.1水凝胶的特点 大于聚合物网络的电离常数(pKa),则水凝胶的侧
水凝胶的生物医学应用可追溯到1960年代,如 链基团电离产生阴离子,从而产生较大的渗透溶胀
今,已扩展到不同的生物医学和制药领域。水凝胶 力,使水凝胶溶胀;阳离子水凝胶则在介质pH小于
具有以下特点:1)比其它生物材料更柔软,黏度与 聚合物的pKa时溶胀。
橡胶类似,含水量相对较高,更接近活体组织;2) 影响离子型水凝胶溶胀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界面张力低,几乎不从体液中吸收蛋白质;3)能吸 聚合物电离基团的电荷、浓度、pKa、交联密度、
收大量的水(超过自身重量的20%)溶胀,并维持白 亲水/疏水性等,以及溶胀介质的pH、离子强度、
收稿日期:2003.11.04
外,聚合物的物理结构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融sub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等[6]采用壳聚糖与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制备了pH感
基金(2002-48);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2002.247)和四川省杰出
青年基金(03zQ026-41)
polymer
作者简介:曲剑波(1973),男,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智能
化给药系统和药物载体。
褚良银(1967),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智能
化给药系统和膜材料研究。
seIIli—IPN。对阿莫西林的控释研究表明,前者表现
1el:028
E—mail:chuly@scu.edu.c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HBV感染人胎盘滋养层细胞机制的初步探讨.pdf
- HBV感染胎盘中IL-6 mRNA的表达及作用.pdf
- HBV阳性血清体外感染人绒毛膜滋养细胞株JEG-3的研究.pdf
- HCMV感染对人原代星形胶质细胞IL-6和IL-8表达的影响.pdf
- HCMV既往感染对大学生神经行为的影响.pdf
- HCV 慢性感染及自发清除对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血清白蛋白和HCV 病毒载量的关联研究.pdf
- HCV对HIVHCV共感染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pdf
- HCV细胞感染模型的建立.pdf
- HIV 感染孕妇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pdf
- HIV-1感染者中HCV感染对于隐匿性HBV感染的影响.pdf
- PRRSV感染PAM中猪FcγRⅢ介导的免疫抑制反应.pdf
- RF-MBE生长AlGaNGaN极化感应二维电子气材料.pdf
- SDF(R)同步双频感应技术及其在汽车零部件热处理中的应用.pdf
- siRNA抑制感染细胞模型中HCV复制的研究.pdf
- SIVmac239毒株经静脉及直肠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比较.pdf
- SPF雏鸡感染REV后IL-2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pdf
- T-SPOT.TB与PPD在消化系统结核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pdf
- Tim-2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Th2优势应答中的作用.pdf
- TLR7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研究.pdf
- TNF-α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研究进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