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方法浅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方法浅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方法浅析 高富成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红堡子初中 730700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的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赏析古诗词,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世界灿烂辉煌的文化,陶冶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同时,能从诗歌简短凝练的语言中汲取营养,提高对祖国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见解,思想家管仲也认为“止怒莫若诗”,可见诗这种文学样式为世人所青睐。那么,如何让初中学生对这种富有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抒情性的文学样式进行鉴赏,并达到文学接受的高潮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语言等方面入手。 一、整体认知,抓住诗眼,领会感情 古典诗歌倾诉的情感概括起来不外乎亲情、友情、爱情等。而这些情感的宣泄有时会聚焦在某一句甚至某一个字上,这个“一句”、“一字”即为整首诗的诗眼,它往往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显现。教师引导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筛选出这些诗眼,将有助于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和诗歌的主旨。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课外古诗词阅读中选取了李白的一首绝句《春夜洛城闻笛》,其“诗眼”即第四句中的“故园情”三个字,“何人不起故园情”,运用反问的修辞直抒胸臆。“故园情”即乡情,表达了思乡之情。再如杜甫的一首律诗《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又照泪痕干?”整首诗的诗眼为颔联的“忆长安”,“忆长安”也即忆亲人。这首诗的背景是杜甫为叛军所获,解往长安,与妻儿分离。由此,全诗表现了月夜思家的情愫。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晋代陆机有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诗眼即全篇之警策。抓住了诗眼,领会了感情,把握了主旨,将起到高屋建瓴之功效,其他问题必定能顺势化解。 二、感受形象,二度创造,品味寓意 看一首诗的高下与丑美,评赏一首诗的艺术效力和审美价值,最基本的审美准则就是考察它有没有新奇的意象创造。正如王国维所说:“诗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 诗是用形象来说话,诗的意境总是以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的。离开了具体的艺术形象,也就没有诗境可言。古典诗歌中的形象,也可称“意象”,不限于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凡涉及的人物、景观、花、鸟、虫、鱼,都可曰“形象”。我们常说“诗中有画”,往往把一首好诗比作一幅画,就是因为诗境具有形象性,就是对诗境的形象化而言的。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形象”。 教师应着重鼓励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在脑海中自我创造诗歌形象的动感画面,如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一样,补充形象的细枝末节,以加深对形象的理解。其中尤其要求学生注意搜集整理的是,在纷繁复杂的形象中,有些形象被赋予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如,“月”能思乡,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思乡,是背井离乡之人所普遍具有的一种情感体验。“星”可传恨,“水”喻愁多。“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风”、“水”把自己悲壮的情绪与天地为之“愁惨”的情状充分渲染了出来。“梅、菊”有高洁品行,“松”有凌云之志,“柳”有温柔之美,又兼轻薄之嫌,同时,“柳”在唐宋诗词中还特别地被赋予了“惜别怀远”之意。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学生平时注重积累归纳的话,就能联系如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寓恋人的惜别感伤之意)、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朋友间互道珍重),从而使“折柳”的寓意迎刃而解。 三、推敲语言,换字比较,体会意蕴 诗歌构思的精巧,形象的生动,意境的深邃,都是通过千锤百炼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诗的语言是最为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一切文学语言中最纯粹、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因此,在诗歌的赏析和教学中,应把语言的品鉴放在重要地位。 古人讲究炼字,贾岛的“推”、“敲”二字,王安石的“绿”字可为印证。我在指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时感到,多数学生欠缺的并非辨不清哪个字炼得好,而是对好在哪里、表达效果怎样颇费踌躇,说不出所以然来。 可见,我们的??生整体朦胧的感觉还是有的,只是没能掌握揣摩语言的方法。我认为,在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时,可以运用换字比较的手段,引进比较对象,使高下、优劣的差异突显出来,有助于唤醒发散思维,准确表情达意。这种方法在一般文章的赏析和教学中也经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