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失眠症的创新中医心理治疗—TIP睡眠调控技术简介-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 2014年2月第9卷第2期 ·253·
综 述
失眠症的创新中医心理治疗—TIP睡眠
调控技术简介
汪卫东 李桂侠 洪 兰 林颖娜 王 芳 赵 阳 李 涛 闫 雪 王志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北京,100053)
摘要 对TIP睡眠调控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概要的介绍TIP睡眠调控技术的概念、内容、操作规范;以及TIP睡眠调
控技术的理论基础、核心原理和目前的临床、科研情况。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理论;失眠;TIP睡眠调控技术
InnovativeTCMPsychologicalTreatmentforInsomnia———SleepregulatingTechnique(TIP32)
WangWeidong,LiGuixia,HongLan,LinYingna,WangFang,ZhaoYang,LiTao,YanXue,WangZhiqin
(Guang’anmenHospital,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053,China)
Abstract ThispaperthoroughlyintroducesSleepregulatingTechnique(TIP32)includingitsconcept,content,operationspecifica
tion,expoundedtheoreticalfoundation,coreprincipleandthecurrentclinicalandscientificresearches.
KeyWords TCMpsychology;Theory;Insomnia;SleepregulatingTechnique(TIP32)
中图分类号:R229;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4.02.035
失眠,中医学称为“不寐”,又称“不得眠”“目不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认知行为疗法目前还未
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得到普遍应用,西方心理学的本土化治疗进程缓慢。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 不寐的中医心理学治疗方法散在于各家,目前大都不
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者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 够完善和规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
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研究 (睡眠专题门诊),经过全体职工和研究生经过20多年
[1]
表明,全球约有27%的人遭受睡眠疾患的困扰 ,失 的不断探索,形成了TIP睡眠调控技术,近几年TIP睡
[2] 眠调控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下面将对此技术做较为
眠的患病率约为30% ~35% 。西医常常采用药物
治疗,但是长期服用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成瘾性、依 完整的介绍。
赖性、戒断性失眠、抑制呼吸、影响昼间觉醒质量、行为 1 TIP睡眠调控技术的定义
和容易出现操作性事故等,也同样成为严重的医疗、社 TIP睡眠调控技术又叫低阻抗意念导入性睡眠调
会问题。中医治疗失眠症,手段多样,方法灵活,不良 控技术(Sleep-regulatingTechnique,TIP3-3),是低阻
反应小。目前中医内科和针灸对不寐的辨证论治思路 抗意念导入疗法—“TII技术”对症治疗技术之一,本技
[3] 术是建立在低阻抗学说和意念导入学说的基础上,把
体系现已较完善 。然而不寐与情绪、心理的关系密
切。早在《素问 ·上古天真论》就指出“恬淡虚无,真 中国的导引、气功疗法与西方的催眠疗法进行融合,通
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金匮要略》记载了“虚 过语言和行为的诱导使患者处于低阻抗状态,在这种
劳虚烦不得眠”;《中藏经》谓“虚烦少睡”。张景岳指 状态下对失眠患者进行中医心理治疗的技术。本技术
出“若七情内伤,血气耗损,神以精亏而无依无寐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