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临证指引医案角药配伍应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临证指引医案角药配伍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39卷第10期2016年10月 820     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Vol.39No.10Oct.2016  浅析《临证指南医案》角药配伍应用 吴清梅 鲁玉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福建350122) 关键词:临证指南医案;角药;配伍应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R249   doi:10.3969/j.issn.10062157.2016.10.007   角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三味药配成 叶天士《温热论》云:“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 一组,如三足鼎立,互为犄角,这种配伍,相较“药 [4]17。薛生白在《湿热病篇》有云: 玄参、羚羊等物” [2] 对”,作用复杂 。“角药”一词,并非简单的药物堆 “湿热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或 积,虽未见诸中医典籍,但历代医生却广泛而长期地 笑,邪灼心包,营血已耗,宜犀角、羚羊角、连翘、生 [5]131 运用此药物配伍规律实践着,如临床中常用的“三 地、玄参、钩藤、银花露、鲜菖蒲、至宝丹等味” 。 仙”“三黄”“三仁”“三子”“三石”等诸药,对临证有 犀角、生地黄、金银花合用,可滋阴清热、凉血解毒, [3] 重要指导价值 。临床运用角药最早的是张仲景 见于《临证 ·暑》顾十三案、《临证 ·疫》朱案、《临 的《伤寒论》,蕴涵于小青龙汤中的“干姜、细辛、五 证 ·衄》某案等处。王孟英《温热经纬》中,以犀角、 味子”,开了角药之先河,小青龙汤治疗外有表寒而 生地黄、金银花为主要药物的神犀丹[5]235-236,全方 内有痰喘之证,而“姜、辛、味”为方中温肺化饮、止 方药与《临证》医案用药基本一致,用以治疗温热、 咳平喘之主药。《伤寒杂病论》中蕴含大量独立成 暑疫诸病。 方或作为方剂组成的角药,如附子、干姜、甘草组成 1.2 祛湿以治湿温 的四逆汤,黄连、半夏、瓜蒌组成的小陷胸汤,大黄、 藿香梗、厚朴、陈皮,三药合用共奏芳香化浊、行 芒硝、甘草组成的调胃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组成 气化湿之功,见于《临证 ·痞》某案、《临证 ·便闭》 的小承气汤,茵陈、栀子、大黄组成的茵陈蒿汤,作为 汪案、《临证 ·湿》某二二案等处,出自《太平惠民和 五苓散中利水渗湿主药的茯苓、猪苓、泽泻,真武汤 剂局方》霍香正气散[6]78,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中温阳利水主药的附子、茯苓、白芍,小柴胡汤中和 证。《温病条辨》中5个加减正气散之主药,治疗湿 解少阳主药的柴胡、黄芩、半夏,补益脾胃剂中常用 温之常用方。茯苓、厚朴、泽泻三药合用利水渗湿除 的人参、甘草、大枣等,不胜枚举。再如,李东垣补中 满之力佳,出自于《临证 ·肿胀》某案、《临证 ·积 益气汤中含有2组角药,黄芪、升麻、柴胡为升阳举 聚》某案、《临证 ·便闭》汪案等处,可见于《温病条 陷、甘温除大热主药;黄芪、人参、炙甘草为益元气、 辨》多个方中,如四苓加厚朴秦皮汤方、四苓加木瓜 除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