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诵读欣赏课件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题解: 诗题中的“寄北”,有的选本作“寄内”。内即内人,妻子。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释很适合,解为寄给住在北方的友人也可以。李商隐曾宦游梓州(今四川三台一带),其妻王氏留在长安。这首诗大约是其收到妻子来信后所作。 释义: 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像是一问一答;“你问我何时能回家?我很难确定一个准确的日期。”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宦游人的乡愁、歉意,都在这看似平淡的诗句中表现出来。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借凄凉的秋夜雨景抒写客愁旅况。巴地的山,指诗人旅居之地。梓州古代属巴国,巴地多山。从首句的叙述变为次句的写景,有点出人意料。初看似无联系,细想才感到语意相通:诗人因归期难料、秋夜听雨,倍感孤寂凄凉。 第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从眼前遥想异日重逢,西窗剪烛,重话巴山夜雨情景,使诗境于回环映照中更增深永情韵,融凄 清与温煦、黯淡与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 这首诗的构思极富特色,先写妻子思念远游巴山的丈夫,丈夫思念留在北方的妻子;后写想像可他日两人同在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既写出了空间的殊异,又写出了时间的变迁,还从空间、时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丰富地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作者: 赵翼(1727—1814),清史学家、文学家。号瓯北。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贵西失兵备道。辞官归里后,主讲安定书院,专心著述。诗集有《瓯北诗钞》。论诗主张独创,力反摹拟,著有《瓯北诗话》。又长于史学,为当时重要的史学家。 解读欣赏: 前两句从评论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入手:“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我们知道,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上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对我国的诗歌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著名文学家韩愈在《调张籍》一诗开头便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两句已成为对这两位伟大的诗人的千古定评。也曾有人企图贬抑李、杜的成就,但韩愈认为不过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可如今赵翼却说李、杜的诗不新鲜了,真是石破天惊之论!他是不是在贬损李、杜?不是。这里所谓“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尽管李、杜的诗篇万口传诵,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 后两句提出作者对文学创作的见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江山,这里指祖国的山河。古人认为人才出现跟江山秀气的熏陶有关,因此有“人杰地灵”的说法。才人,有才华的诗人、文学家。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屈原的《离骚》,后来泛称文学。赵翼认为,各个历史时代都会出现杰出的诗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李、杜之后,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宋代的王安石、苏轼、陆游等著名的诗人,都以富有创造性的诗篇,开一代新的诗风。 此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前两句只是为提出下面的见解略作铺垫而已。赵翼论诗的着眼点在于创新。 课堂练习: 背诵这两首诗并会默写。 * 诵读欣赏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