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明显外伤史。
(2)膝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受限,或皮下瘀斑。
(3)膝关节内侧压痛,侧副韧带分离试验阳性。完全断裂时膝关节不稳定。
(4)X线片示:外翻应力下摄片,内侧关节间隙增宽或轻度错位,或伸撕脱性骨折。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骨科学》第四版(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
(1)膝部有明显的外翻位受伤史;
(2)伤后膝内侧疼痛、肿胀、膝关节活动障碍;
(3)膝内侧可有皮下瘀斑或皮肤青紫;
(4)患者呈跛行步态;
(5)韧带完全断裂者,膝外翻畸形,关节内缘可触及凹陷;
(6)内侧副韧带分离试验阳性;
(7)如合并半月板或交叉韧带损伤者,可出现关节内积血,麦氏征阳性;抽屉试验阳性等;
(8)X片检查:在膝外翻应力下拍摄正位片,内侧关节间隙增宽或轻度错位,或撕脱性骨折。必要时行膝关节MRI检查。
(二)疾病分度
Ⅰ度损伤:膝内侧副韧带轻度损伤,膝关节无不稳定。
Ⅱ度损伤:膝内侧副韧带不完全损伤,膝关节伸直位时无不稳定,屈膝位时出现轻度不稳定。
Ⅲ度损伤: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损伤,分为ⅢA 型和ⅢB型损伤;
ⅢA型: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但后内侧关节囊未损伤。伸直位稳定,屈膝位不稳定,slocum试验阴性;
ⅢB型: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合并后内侧关节囊损伤,伸直位屈膝位均不稳定,slocum试验阳性。
(三)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膝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膝关节松弛,屈伸障碍。舌暗瘀斑,脉弦或涩。
2.筋脉失养证:伤后迁延,膝部肿胀未消,钝痛酸痛,喜揉喜按,肌肉萎缩,膝软无力,上下台阶有错落感。舌淡无苔,脉细。
二、治疗方法
(一)外治法
1.手法治疗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早期可用轻手法在膝关节内侧沿韧带走行方向理顺损伤的肌纤维,用捋顺法促进消肿。中后期,可在膝关节压痛点部位及其上下施以指揉法、摩法、擦法。再沿侧副韧带走行方向施以理筋手法,最后扶膝握踝伸屈膝关节,以解除粘连,帮助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2.外固定
韧带损伤较重者,将患膝置于15°~20°屈曲位,用长腿石膏或膝关节支具固定,固定时将小腿下段外侧垫一厚棉垫,使膝关节保持内翻位。4~6周后解除固定,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注意锻炼股四头肌。
3.外用膏药治疗
内侧韧带轻度损伤者可局部外敷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膏药,外用膝关节支具或自粘性绷带稍内翻应力固定。一般可固定2~4周。
4.外用中药熏洗
损伤中后期膝关节持续隐痛,轻度肿胀为主,治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用海桐皮汤加减熏洗患处。
推荐方药: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红花、威灵仙、防风、甘草、白芷等药物。
5.其他治法
(1)局部红外线、激光等物理治疗
(2)手术治疗: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或伴有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或伴有骨折者应早期手术治疗。修补韧带或摘除半月板,有骨折者一并固定。陈旧性内侧副韧带断裂影响功能者,可手术重建内侧副韧带,术后均采用石膏外固定6周。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血瘀气滞证
治法:活血理气,祛瘀止痛。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当归、生地、白芍、川芎等。
中成药:跌打丸等。
2.筋脉失养证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荣筋。
推荐方药:补肾壮筋汤或壮筋养血汤加减。熟地黄、当归、牛膝、透骨草、赤芍、川芎、山茱萸、茯苓、续断、杜仲、五加皮等。
中成药:养血荣筋丸等。
(三)健康指导
1.注意观察固定后的足趾血运。
2.及时根据情况调整外固定。
3.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踝关节、跖趾关节功能锻炼。外固定期间,应积极做跖趾关节屈伸活动,做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早期做股四头肌的舒缩活动,以防肌萎缩。解除外固定后,指导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着重锻炼股四头肌的肌力,并可下地负重,下地行走时应注意保护,防止产生膝外翻伤力。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的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标准。
治愈:肿胀疼痛压痛消失,膝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好转:关节疼痛减轻,功能改善,关节有轻度不稳;
未愈:膝关节疼痛无减轻,关节不稳定,功能障碍。
(二)评价方法
根据患者主诉、临床体征及X 线表现进行综合判定。患者疼痛主诉判定采用疼痛标尺法。临床症状、体征采用分级量化标准法(见下)进行判定。
分级量化标准:
症状 轻 中 重 疼痛 轻度疼痛,时作时止 疼痛可忍,时常发作 疼痛难忍,持续不止 压痛 重压时疼痛 中等力度按压时疼痛 轻度按压即感疼痛 肿胀
(与健侧对比) 轻度肿胀,中心高度<0.5cm 中度肿胀,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