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珠区综合测试一质量分析-
海珠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调研测试(一)质量分析高三语文中心组一、文言文翻译部分7.(10分)(1)文帝从代来,知稼穑艰难,是以躬履俭约,为天下守财。译文:汉文帝从代地来,知道耕种的辛劳,因此自身节俭,替国家积累财富。[5分。“稼穑”“是以”“躬履”“守”各1分,大意1分。](2)帝曰:“卿言善,患行之为难耳。”译文:皇帝说:“您说得很对,但担心实行起来困难哪!”[5分。“卿”“善”“患”各1分,大意2分。]第(1)题学生翻译存在的问题:将“代”译为“代王”,致使不能得文意分。不知“稼穑”之义,误译为“庄稼”。“是以”表因果,可一半以上学生译成表顺承关系的“于是”。“躬履”为“亲自践行”,不少考生译为“谦卑”。九成以上考生将“守财”的“守”译为“守护”,根据语境,此处应为“积累”“存储”之义,译为“守护”“守住”“节省”均不得分。第(2)题学生翻译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知道“卿”是第二人称代词,但不明了“卿”是敬称,译为“你”不得分,译为“您”“爱卿”“爱卿你”均得分。“患”为“担心”之义,若译为“恐怕”“怕”“忧虑”亦可得分,有少量学生不顾语境译为“灾祸”。教学建议:1、文言实词有待进一步落实。2、根据语境判断一个词的意义的能力有待提高。二、古诗鉴赏部分8.(6分)参考答案:第一问:描写了战争爆发之际,时值春末落花时节,友人要北去奉养父母,在离别的宴席上,大家忍不住流下惜别之泪的景象。[3分。点明时间(春末)、地点(离别的宴席)、情态(落泪)各1分。意思对即可。]第二问:前四句诗描绘了与友人分别的场景,也交待了友人离去的原因和时代背景,为后文抒发不舍与期盼之情作铺垫。[3分。点明描绘的内容、交待的背景、铺垫各1分。意思对即可。]评分细则:第一问:答出“战争爆发”、“落花时节”、“奉养父母”、“在离别的宴席上落泪”(务必点明为何流泪)4个得分点中的3个,可得3分。第二问:答出描绘的内容——分别(离别、惜别)的场景(1分)、交待离去的原因或交待离去的时代背景(1分)、作铺垫或烘托了悲伤的氛围或奠定了伤心的感情基调(1分)。9.(5分)参考答案:第一问:运用了折柳送别的典故。[2分。意思答对即可。]第二问: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情意,抒写了离别时的不舍情思,但伤别之中有劝慰、有期待,不一味消沉。[3分。点明惜别之情2分,劝慰期待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评分细则:第一问:答出“折柳”(1分),“送别”(1分)。若答出“柳与留谐音”,得1分。第二问:答出“惜别(依依不舍、离别的不舍)”之情得2分,答出“劝慰”或“期待”之情即可得1分,“表达朋友间的情谊”1分,但第二问总分不超过3分,答“思念”之情0分。主要问题:1、对全诗的理解不准确。如将“离筵泪易垂”理解成“将士要离家打仗,在宴会上流泪”;将“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理解成“哀怜自己难以孝顺父母,只能在落花时节叹息”。如将全诗表达的感情理解成“对战争的厌恶、对百姓的同情”、“游子思家”、“叹息时光的流逝”、“忧国忧民”、“无法建功立业的可惜与无奈”。2、概括表达“舍本取末”。如将第8题第一问答成:描写了“战火不断,兄弟因孝养父母而离开”的场景;或答成“奔赴战场的男子离开家乡”的场景;或答成“海内打仗、国破家亡”的场景。3、对诗歌鉴赏的答题规范不明。如很多考生将第8题第二问“这样写的用意”直接答成“表达了……感情”,而没有从“点明内容”、“交代”、“作铺垫”等角度作答。4、忽略注释。将“王四十五”理解成45人,将“负米去”理解成“背着米去送给将士”,将全诗的感情理解成“情人”、“夫妻”、“家人”之间的“不舍”。5、审题不清。如第9题第一问问“运用什么典故”,学生答成“用了典故”或答成“表现手法”,如“暗喻”、“借景抒情”.6、对典故掌握有误。如将第9题第一问“运用什么典故”答成“自挂东南枝”、“五柳先生”等。教学建议:1、在平时注意意象、典故的积累。2、诗歌鉴赏要通读全诗,不能“断章取义”。3、关注题目、关键词、注释。4、明确诗歌鉴赏的答题规范。三、小说阅读(2)(6分)①点明主人公身份特点,杨老师是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②暗示情节,面对乾山村村民不重视孩子教育的情况,杨老师使用了新办法,体现了新思维。③揭示主题,小说揭露了乡村儿童教育出现的新问题,也通过杨老师的形象带来了乡村教育的新希望。[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补充细则:每点两分,没有提到主人公、人物、情节、主题、主旨这些术语扣一分。只有空洞术语,没写出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扣一分。具体表现符合文意即可得分。全题中没有出现任何一个术语扣两分。(强调术语是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复习中强化概念,分析内容组织答案时有条理、有依据。)学生答题情况:好的答案最好能扣题作答,新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或有观念之新、形象之新、设计之新等。只写杨老师是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