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巴胺系统基因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多巴胺系统基因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2730
多巴胺系统基因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中国临床康复第7卷第『9婀2003-08?15出版
Chinese.1ournaloyClinicalRehabilitation,hugust152003’CoL7No.19
CorrelationbetweengenesofdopaminesystemandParkinson’disease
孔岳南Yue-NonKong,谢惠君Hui-.1unXie
?
综述?
孔岳南,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崔无锡市214002
谢惠君,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上海市200433
作者简介:孔岳南,女,1953年生,江苏省江阴市人,汉族,1977年皖南
医学院医疗系学士毕业,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研究,发表
论文l2篇.
Telephone:+86.5l0.8842032E.mail”wxzh@publix1.WX.
孔岳南.谢惠君.多巴胺系统基因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中国临床康复,
2003,71191:2730—1
KongYN,XieILlCorrelationbelweengenesofdopaminesyslemandParkinsons
disease.Zhongguo/./nehuangg加rJC//nRehabil)2003:7【19):2730—1
中圈分类号:117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5926(2003)19—2730—02
收稿日期:2003一o4—22(04/SN)
摘要:多巴胺代谢系统的一系列编码酶蛋白的基因,对于阐明帕金森
病(P~kin8011’8di8ease.PD)的病因与该病的治疗有重大作用.儿茶酚
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rdf)G/A多态已作为一种生物学标记广泛应用
于PD的易惠性研究.单胺氧化酶A基因厦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PD的
相关性各国结果也不一致,可能与存在地域或种族差异有关.单胺氧
化醇B基因活性的变化可能是导致PD的潜在因素之一.多巴胺13羟
化酶基因A2/A2多态与PD显着相关.多巴胺受体2基因的内含予2
中(TG)n二核苷酸重复多态的等位基因3已经被国外证实与PD的发
病风险有关.
主恿词:帕金森病/病因学;多巴胺;受体,多巴胺;基因
0引言
目前遗传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由s.
ease,PD)遗传的家系中新基因的筛选以及散发患者中易感基因
的探索.PD的病因至今未明,但是对于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的减少,缺失,引起脑内多巴胺含量
减少.故多巴胺代谢系统的一系列酶蛋白的基因也成为PD遗
传学研究的热点.散发PD患者中相关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对遗传易感基因的探索,即该种基因的缺陷和突变造成携带者
对外界毒素的敏感性增强,而在诱发条件下易患PD.目前,人
们对多巴胺代谢系统基因(包括儿茶酚胺氧位转移酶基因,多
巴胺转运体基因,多巴胺受体基因,单胺氧化酶基因等)极为重
视.
多巴胺代谢系统基因的研究为探讨PD自理过程提供生
物学指标,并可应用于疾病的预测和预防,对高危人群提供可
提供可靠的遗传水平上的预防措施I...
1正常情况下多巴胺的代谢途径
多巴胺的合成过程需要两种酶的参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
元自血流摄入L一酪氨酸,经细胞内酪氨酸羟化酶(‘rI-I)的作用
转化为左旋多巴,再经多巴胺脱羧酶(AADC)的作用转化为多
巴胺.多巴胺合成后贮存于囊泡内,以胞裂外排方式释入突触
间隙,与突触后多巴胺受体(DR)结合I81,发挥其生理功能.突
触间隙中的DA主要通过神经元再摄取方式失去生物活性,但
最终失活仍取决于两种酶的活性,即单胺氧化酶(MAO)和儿茶
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I~T).在神经元内的多巴胺主要由
MAO转化为3,4一二羟基苯乙酸(DOPAC),再由神经元外的
COMT转化为高香草酸(HVA);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多巴胺首先
由COMT转化为3一氧甲基酪氨酸(3-MT),再由MAO转化为高
香草酸祥见图1.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到多巴胺转运体
(DAT)和囊泡转运体(VMAT2)在P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DAT
的主要功能就是再摄取释放到突触间隙的DA和DA类似物,而
YMAT2的作用是将位于胞质的各种毒性物质,包括DA的代谢
产物和MPP+,转入囊泡中减少其毒性.DAT和VMAT2两者相
互配合调节胞质和囊泡中毒性物质.
COMT
一3OND
L一酪氨酸一一一L—DA一一一一一
11{AADC
DBH
r一一一一NE
DA一一一一一HVA
COMT/MAO—B
图1多巴胺的正常代谢途径
2多巴胺系统基因和PD的相关性研究意义
现行的观点普遍认为,PD的发病受到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
的共同影响,且当遗传缺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