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家文化对日本和韩国教育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日本和韩国教育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B本和韩国教育的影响
赵山辇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在日本自圣德太子时代,”大化革新”到幕府时代,明治维新直至近现代;在韩国自朝韩三国,新罗一统
到高丽时代,李王朝直至近现代,儒家文化广泛传播,绵延不绝,对两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儒家
文化作为东方文化构成的主体,历史事实上对此两国民族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价值观的积淀形成,起到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
关键词:儒家文化;教育;儒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04544(2008)O8_0145_03
一
,儒家文化对日本教育的影响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有着极深的文化渊源.中国儒学是
经朝韩三国时代的百济国传人日本的,至今大约已有1700年
的历史了.应神天皇十六年(公元285年),百济五经博士王仁
携带《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东渡日本,献给日本天皇并
传授儒学.公元513年,百济派五经博士段杨尔赴日讲学.公
元516年,百济又派五经博士汉高安茂赴日替代段杨尔.公元
553年,又有五经博士王柳贵,王保孙,王保俊,易博士王道良
赴日讲学.”随着五经博士陆续东渡传经讲学,儒家《涛》,《书》,
L》,《易》,《春秋》等经典开始传人日本.日本统治者在学习中
国儒家经典的同时,自然接受了儒家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伦理
道德观念.儒学经典的传播,开辟了日本文化教育的新时代.
日本学者认为.在此之前,日本教育是’无意识无自觉的教
育’,此后,’对于道德以及教育的理想之眼’,才逐渐展开”.
儒家思想真正得到重视和巩固,是在日本圣德太子时代.
魏晋南北朝后,隋统一了中国.日本圣德太子既精通佛教,又
于儒学造诣极深.他摄政后,决心以儒学为指导思想.改革政
治,巩固政权,于是开始加强同中国的交往,其主要表现是派遣
使节和留学生赴隋.在隋朝统治中国的37年间,日本共派遣
赴隋使四次.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6年),日本第一次派遣入
隋使.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日本派遣大礼臣小野妹子(苏
因高)作为使节.鞍作福利作为翻译,携带国书赴隋,此次遣隋
使再没有像上次绕道朝鲜,而是自东海直航登陆中国.隋大业
四年(公元608年),日本推古女皇和圣德太子又派遣小野妹
子和乎那利出使隋朝,此次有四位留学生(倭汉什福因,奈罗译
语惠明,高向汉人玄理,新汉人大国)和四位学问僧(新汉人僧
曼,南渊汉人.请安,志贺汉人惠隐,新汉人广齐)随行.
至中国的唐代,日本向唐派遣入唐使更加频繁,交往
日益密切.在唐朝建立后的三百余年间,日本向唐派遣入唐
使共计19次.
公元645年,发生了标志着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大
化革新”.大化革新的主要领导者是中大兄皇太子和中臣镰
足.他们都研习儒学,并深受其影响.大化革新后,中大兄皇
太子即位.成为天智天皇.公元671年,设立贵族学校,为国
家培养官吏.公元676年,设立大学寮,这是官立最高学府,
同时又是全国最高教育领导机构.
公元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令.大宝令中有关”学
令”的规定.其指导思想是儒家的教育观,从此奠定了日本
官学的基础.学令中规定,官学由中央的大学寮和地方的国
学组成.它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规定大学寮设大学
头.置博士,助教,教授经学.大学以九经为教材,《孝经》,
《论语》二经为必修科目;《周易》,《尚书》,《周礼》,《仪礼》,
《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等七经为选修科目.七经又
依卷帙多少,分为大经,中经,小经.明经考试内容,《周礼》,
《左传》,《礼记》,《毛诗》各四条,余经各三条,《孝经》,《论语》
共三条.皆举经文及注问.学令中规定:”凡博士,助教,皆分
经教授学者;每授一经,必定终讲;所讲未终,不得改业.”
“凡学生,先读经文通塾,然后讲义.”“凡学生通二经以上,
求出仕者,听举送.其应举者,试问大义十条.得八以上,送
太政官.若国学生,虽通二经,犹请愿学者,申送式部,考练
得第者,进补大学生.”到了平安时代,大学进一步扩充.设
置明经,纪传,明法,算四道,总称四道儒.
日本从”大化革新”到12世纪.形成了完备的学制.但
是.由于中央集权瓦解,开始实行世袭制,日本的大学教育
和儒家思想从10世纪开始有所衰落.直至公元1603年,德
川家康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于江户设立幕府.德川家康
及其后来的继承者,特别看重朱子理学.德川家康曾说:”予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儒家文化影响下的高等教育”(项目编号成果之一.
一
l45—
一删2…8期
常闻儒生讲经书,深知欲为天下之主者,不可不通《四书》之
礼,即不能全通,亦当熟玩《孟子》一书.”在江户时代.仿制
中国的私塾建立了许多私学,所用课本大多来自于儒学典
籍,儒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