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白诗中的“仙”及其本质
论李白诗中的“仙”及其本质
26?文学评论
论李白诗中的”仙”及其本质
严公芬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李白一生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篇,展现出了李白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和时代风貌.特别是其中的游仙诗,这些诗作体现了李
白求仙,访道,向往神仙世界,渴求仙人生活的仙的理想;又体现出了李白独特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秉承的正是中国”仙”文化
精神,同时还与李白个体本质有关.所以,本文从中国”仙”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李白游仙及其游仙的本质,以及”仙”在李白诗作中的呈
现.
关键词:李白;李白的诗歌;”仙”文化及其本质
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9—0000—02
一
,中国文化中的”仙”文化
“仙”是人通过某种修炼达到的一种境界,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内涵.
首先它与道家学说和道教密切相关,可以说”仙”是道教的最高境界,
它深刻体现出道教的逃避现实,追求超脱人格的出世精神,而这种精神
本质上就是一种自由精神.同时,中国文化中的”仙”,具体体现为:
仙界——奇幻美妙,让人神魂颠倒的神仙世界;仙人——超凡脱俗,超
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游荡于宇宙之间,可以无翅而飞,可以驾龙,乘
云,可以潜江隐身,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与天地同寿;仙人的生活(仙
境)——是一幅幅有仙人,仙禽,仙界共组的飘逸的神仙境界.中国文
化中的”仙”是从古至今的,早在先秦时代的《庄子.逍遥游》中就
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对神仙世界进行了奇
幻无比的描写.时至当今,”仙”文化依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如
很多仙界电视剧,网络游戏更是以高端技术把仙人仙界展现得生动神
奇,淋漓尽致.
二,李白身上的”仙”精神
李白身上的”仙”实质是其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对
现实的逃避,对人生的超越,是其所受思想,个性,理想,现实的共同
结果.首先,李白生逢学道,崇道的盛唐时代,道教的出世思想对李白
影响很大,李白崇道之深是他人所不能及的,”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
生.”“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便正是受这种社会时尚的熏染,
这也是其”仙”意思的根源.同时,李白是一个自信,自尊,自负,瞧
不起庸俗权贵,蔑视权贵,不拘常格,常以”仙”自许,个性十足的
人,但他的个性却遭到了现实的压抑,无法舒展.加上他的人生理想破
灭和现实遭际悲惨,更是痛恨这个黑暗的现实,他只有努力追求超越.
可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他在世俗生活里无法找到情
感对应物寄托自己的愿望,而中国传统中的神仙世界正暗合了他的这些
心理需求.因为神仙能实现凡人可望而不可得的一切愿望;神仙能永远
享受现世的快乐等等.正因为神仙能即刻实现人类的一切梦想,所以在
人们心目中神仙成了实现人类梦想的偶像.所以,李白渴求它,一旦在
现实中感到悲伤,他就希望能把自己蜷缩在那个没有权术,永远清明的
自由空间里去.
三,”仙”在李白诗中的呈现
李白是一个比谁都酷爱自由的人,在他看来,坚持独立自由的人格
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他希望能够排除世俗礼教的一切束缚,身与自然为
,心与万物同游,像大鹏一样,自由自在地驰骋于广袤无垠的神仙世
界里,过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诗人一生都在追求这一愿望,这一愿
望在他的游仙诗里也得到充分的反映.每当读这些诗作时,诗中的那种
大气,豪气,灵气和仙气总会扑面袭来,让人震撼.这些诗中的”仙”
是李白思想中”仙”的集中反映,是其”仙道”思想化为创作激情的结
果,”仙”也给李白的诗作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面貌.”仙”在李白诗中
的呈现,我主要分前,后两个时期进行论述.
(一)前期
我把天宝元年李白入京前称为前期,此时期李白并没有感受到现实
的黑暗,他的求仙访道及所作游仙诗,是表达诗人对求仙,访道生活的
景仰和追求;是向世人展示他的济世之才与济世之志,以求人世,体
现出他对现实的高度热爱和关注.如写访道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鲜明地表达他访道士不遇的失落,突出
诗人是多么的敬仰这位道士.如写仙境的《登峨嵋山》:”青冥倚天开,
彩错疑画出.……”把峨眉山写得如仙境一般幻化缥缈,并且在诗中想
象自己成为仙人.表达了诗人想与仙人一同飞升,忘却尘世烦恼的愿
望,深刻体现出李白的求仙意识.还有表达其对现实高度关注的诗作,
如(《游泰山》六首),几乎每一首都写得神奇美妙,光彩夺目,具有
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通过李白式的想象,联想和夸张,把神仙世界描
绘得活灵活现.既有对”蓬莱和瀛洲”两座仙山的神奇描写,也有对飘
渺迷人的仙女的刻画,甚至还写到仙人所用的流光溢彩的酒杯…….真
是神奇无比,仿佛我们也置身在这个神奇的仙境之中,这类诗作很好地
体现了李白寻仙访道的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