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的护理的探讨.docVIP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的护理的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的护理的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的护理的探讨 蔡丽娟 闫海珍(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 138000)   【摘要】报告15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折护理。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护和持续吸氧、做好急救准备、预防并发症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小脑扁桃体下疝 脊髓空洞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209-02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部分小脑、第四脑室及脑干向下移位,经枕大孔疝入椎管的一组先天性畸形。脊髓空洞症继发于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以往仅见于尸检病理诊断,被认为是致死性的疾病之一,随着ct、mri的广泛应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生前确诊成为可能,预后也大大改观。典型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与神经营养障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多数认为与某些先天性发育畸形因素有关。明确诊断后应采取手术治疗。2012年1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15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病人,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其中女性8例,男性7例,年龄在36—60岁,平均50.2岁,病变在颈段及上胸段的中央管附近,都在全麻及气管插管下行后颅窝减压术,术后病人头痛、发热、呕吐、呼吸和心跳不规则等。   症状,由于及时观察、治疗和护理,患者疼痛好转,肌肉强直缓解,感觉减退进步,术后影像学证明空洞腔缩小,脑脊液流向正常。均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心率和呼吸的观察和护理   2.1.1 持续监护 术后立即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心率、呼吸、瞳孔、血压、脉搏、体温、尿量、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每1小时记录1次,注意有无头痛、呕吐和肢体活动障碍等, 以便早期发现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注意监测心电图的心跳的频率、节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同时备齐药品在床旁,争取抢救时间。   2.1.2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术后应立即予以持续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3L/min,以改善组织缺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加强翻身、叩背,必要时超声雾化吸入,以利于痰液的咳出,防止肺部感染。由于患者的病程长,对手术的应激能力和麻醉的耐受性差。术后恢复慢,容易造成缺氧及呼吸中枢抑制,吸氧后提高spo2解除了低氧对呼吸中枢抑制,稳定了呼吸控制系统,术后立即予以持续鼻塞吸氧,氧流量2-3l/分,以改善组织缺氧,同时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探视人员。   2.2适当体位术后平卧位,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侧位时枕部肩宽同高,使颈部与躯体保持直线,并在侧卧位时在肩背部和腿部垫支持物,以维持侧卧位,术后颈部两侧置物品固定,或佩戴合适的颈托,每2h翻身1次,翻身时应轴位翻身,患者头、颈、肩、躯体纵轴一致。避免旋转、震动,尽量协助患者取正确及舒适的体位,预防褥疮。 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神经营养障碍,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对于骶尾部,两侧髋部,内、外踝,足跟,肩部等骨隆突处而易发生压疮外,还有吸氧管过紧牵拉造成耳后、耳廓处压疮,由于患难者需要每5-10分钟监测1次血压,时间长,血压的袖带引起压疮,血氧饱和度指套夹过紧造成手指压疮,心电监护仪联线、三腔导尿管压在患者身下,造成背部、背侧等部位压疮等。每2小时给予翻身、叩背一次,并注意上述皮肤的色泽。   2.3术后伤口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注意引流管连接部切勿脱落、松弛或污染,如引流管已脱落,切不可原样插回,应立即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报告医生,在无菌操作下予以 换[3]。引流袋不宜过高或过低,防止引流液逆流或过度引流,预防逆行感染。当发现引流管无引流液引出,要观察敷料渗血情况,如果伤口有渗血,周边皮下组织有瘀斑,要警惕深部血肿的发生[4]。若有活动性出血,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引流液引流过多时会出现低颅压性头痛,如出现低颅压性头痛,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将床头放低,引流袋适当的抬高,同时静脉补大量生理盐水及对症处理,多得到改善。   2.4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缩发展。   2.5注意预防感冒、感染。脊髓空洞症肌萎缩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肌萎无力、肌跳加重,特别是球麻痹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如不及时防治,预后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