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尿毒症患者假性高血压的初步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尿毒症患者假性高血压的初步研究
陈业群 禤婉玲 杨佩璇(通迅作者)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东汕头 515041)
【摘要】目的 初步研究对比尿毒症与非尿毒症患者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方法 对49名非尿毒症志愿者及41名尿毒症患者测定有创及无创BP。结果 尿毒症患者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并不高于非尿毒症志愿者(Pgt;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并非假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217-02
【Abstract】Object: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pseudohypertension,(PHT) in uremia and non-uremia patients. Methods: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values were obtained in 49 non uremia and 41 uremia patient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HT in uremia was not higher than non-uremia patients. (Pgt; 0.05). Conclusion: Uremia was not a Risk of PHT.
假性高血压(pseudohypertension,PHT)是指用普通的无创测压法所获得的血压值高于有创血压值的现象,它是指无创血压值高于真实血压的一种假象,若不能正确认识,会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的后果[1]。通常认为无创血压比直接血压收缩压高10mmHg或无创测压比动脉内舒张压高15 mmHg为假性高血压[2]。假性高血压常见于动脉硬化严重的患者,其机制为动脉壁硬度增加会减少机械刺激引起的动脉壁振动,当袖带放气时,在较高的压力下动脉壁振动即会终止,从而造成无创血压高于动脉内血压[3]。尿毒症患者常合并有动脉硬化,因此被认为是假性高血压的易发人群,然而,目前对于尿毒症患者假性高血压的研究仍未见,本研究对比尿毒症患者及非尿毒症患者的假性高血压发生率,初步探讨尿毒症患者的假性高血压是否较其它人群发生率增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入选志愿志90名,其中49名为非尿毒症者(37名男性,43plusmn;17岁),41名为尿毒症患者(25名男性,40plusmn;15岁),所有入选志愿者均予以说明参与研究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按参考文献提供的方法测定有创血压及无创血压值[4-8]。流程如下:局部消毒麻醉,动脉留置针穿刺右桡动脉并留置于血管内,连接充满肝素盐水的一次性动脉测压管,测压管连接压力传感器,固定测压装置,置压力传感器于右心房水平,压力传感器和监护仪相连并校对零点。监护仪桡动脉脉搏波形稳定,每隔1min读取有创BP一次,连续取值3次, 取平均值。并用同一监护仪测定无创血压值,具体如下:按袖带大小选取袖带,缚于右侧上臂,用监护仪自动测量无创血压值,每隔一分钟一次,连续3次,取均值。
1.3 假性高血压的判定标准
按假性高血压的判断标准[2]为:①无创血压比有创收缩压高10mmHg或②无创测压比动脉内舒张压高15 mmHg。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plusmn;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使用卡方验检进行分析,Plt; 0.05为统计学差异标准。结果均以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非尿毒症组与尿毒症组之间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尿毒症组假性高血压与发生率并不高于非尿毒症组。
表1 尿毒症与非尿毒症患者假性高血压发生率的比较*
非尿毒症组 尿毒症组 合计
非假性高血压 35 45 80
假性高血压 5 5 10
合计 40 50 90
*两组相比较,Pgt; 0.05
3 讨论
学者[ 1,9 ]认为PHT多见于老年、尿毒症、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的患者,其发生原因多与动脉中层硬化及测量方法不恰当有关。当高血压患者出现联合降压药物治疗无效、治疗抵抗以及长期高血压或严重高血压而缺乏靶器官损害时,要高度怀疑PHT存在。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血管超声、螺旋CT以及核磁共振可协助诊断PHT,但最终确诊PHT需要同时经动脉内外测压。尽管学者认为PHT可多见于尿毒症,然而目前对于尿毒症患者PHT的研究尚缺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