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D-CT在颅面部急症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3D-CT在颅面部急症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葛东泉 乔先达 王浩军(山东省平度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平度 266700)
【摘要】目的 探讨16排多螺旋CT三维技术(3D-CT)评价其在颅面部急症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额窦窦壁27例、上、下颌骨折36例、上颌骨额突骨折32例、颧骨骨折52例、鼻骨骨折39例、眼眶壁骨折39例,采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 186例156次检查均取得清晰立体图像及多平面图像,能够进行全方位观察,且可消除其他骨性结构,单独观察骨折情况,避免死角。结论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3D-CT)在颅面部急症外伤骨折的诊断、手术方案的设计、术后复查及教学等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多排螺旋CT 三维图像 颅面部
颅面部急症外伤后结构复杂,骨块互相重叠,X片和二维CT扫描很难全面客观地显示其骨折和移位的程度。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了186例颅面部骨折脱位,获得清晰的立体图像及多平面图像,对诊断、手术及教学等有很大帮助,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6例患者中额窦窦壁27例、上、下颌骨折36例、上颌骨额突骨折32例、颧骨骨折52例、鼻骨骨折脱位39例,眶壁骨折39例,男性111例,女性75例,年龄12~65岁,平均37岁。交通肇事112例,高处坠落46例,打架外伤28例。全组均行16排螺旋CT扫描三维表面重建+多平面重建,其中52例为复合外伤。
2 方法
检查选用采用美国GE公司Hightspeed Ultra 多排 MSCT机和Adwantage Workstaion 4.5(AW4.5)诊断工作站。扫描条件: 260KV、200mA、多层/0.8s Speed 18.75mm/rotation thick 5mm interval 7.5mm Pitch 0.938:1。重建间隔0.625mm。患者取仰卧,横轴扫描。扫描范围以兴趣区为中心。上至颅顶,下至下颌。各部位均进行3D表面重建、多平面重建(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斜矢状位),颞颌关节进行虚拟关节分离,直接观察下颌骨髁状突、冠状突;眶壁急症外伤,注意观察眶尖,视神经管及眶下壁;对术后复查病例采用调节下限值技术,消除金属内固定物伪影。
3 结果
186例颅面部骨折脱位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均能清楚地立体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或术后的情况。额窦窦壁27例、上颌骨折22例(上颌窦骨折19例,累及齿槽骨15例)、下颌骨折14例(颏部骨折4例、髁状突骨10例合并颧弓骨折7例 ),颧骨骨折47例、上颌骨额突骨折32例、39例鼻骨骨折脱位,眶壁骨折39例(内侧壁18例、外侧壁12例、下壁6例、视神经管骨折7例,其中复合骨折9例)
4 讨论
4.1关于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目前骨关节疾病的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主要采用容积性重建技术(volumetric redering technique)+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利用特殊的后处理技术,一次即可形成清楚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耗时较小;简单易行。
4.2 3D-CT三维重建的价值和优点
4.2.1对复杂部位的骨折脱位显示详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颅面部骨块细小、重叠较多,结构复杂,常规二维CT对其关节面骨折的真实情况不易完全显示,二维CT检查可逐层观察病变,较明确作出诊断,但观察水平、多发或粉碎骨折不理想,且不够直观。而三维CT图像则弥补了上述不足。
4.2.2对骨折、碎骨片观察无重叠、遮盖。三维图像可以任意轴向和角度旋转,选择暴露病变的最佳视角观察。
4.2.3有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 3D-CT三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多方位全面地显示骨折脱位,从而有助于术者准确判断病变,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指导术中准确复位及选择合理的内固定。另外,可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和快速生成的塑性模型,预先确定内固定螺钉或钢板的位置,并对钢板进行术前预成形。对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
4.2.4有助于术后复查和随访 3D-CT三维重建技术可通过调节下限值去除金属伪影,对内固定术后病例的复查和随访提供了独特的作用,避免了二维CT所产生的大片金属放射状伪影,遮敝观察区域。也克服了带金属内固定病人不能复查MRI的缺点。
4.2.5给教学和临床解释工作带来方便。
4.2.6扫描速度快,病人不需特殊体位,无痛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