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腹小横切口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式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下腹小横切口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式探讨
段风琴(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0)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197-02
我们将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方法进一步改进,同时采用腹部小横切口及新式剖宫产的开、关腹方法,集束法处理圆韧带及附件。吸取各术式的精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方法
1.1 对照组采用传统子宫全切手术,下腹纵切口常规开腹、关腹,缝合腹膜、皮下脂肪组织,皮肤丝线间断缝合,在子宫筋膜外切断子宫骶韧带和主韧带,宫颈全部切除。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炎、止血等治疗。
1.2 观察组78例,取髂前上棘连线下3cm作横切口长约6-8cm,切口与下腹皮肤皱褶一致,于切口中间切开皮下脂肪层2-3cm达筋膜,向两侧钝性撕开脂肪层。再将筋膜层切开一小口,向两侧剪开筋膜,长度较皮肤长约2-3cm,使切口具有一定的伸展性。钳夹中央部筋膜上下两缘,上下分离腹直肌与前鞘粘着部位,上下缘距切口分离各约3-4cm。术者和助手用食指和中指重叠向左右相反方向均匀拉开腹直肌,暴露腹膜,徒手分离腹膜外脂肪。于腹膜左侧距中线约4-5cm处用血管钳戳一小口,将此小口上下撕开。用腹壁拉钩牵开腹腔。将一侧子宫角旋至切口处提起。采用集束法处理子宫圆韧带及附件,即两把弯钳靠子宫两侧钳夹圆韧带、保留附件。切除附件者于卵巢外侧钳夹骨盆漏斗韧带、圆韧带,切断、缝扎。打开阔韧带前后叶,剪开子宫膀胱返折腹膜,下推膀胱至子宫颈峡部稍下水平,钳夹、切断、缝扎子宫血管上行支,同法处理对侧。两把Allisrsquo;S钳钳夹子宫动静脉结扎处作指示点,于子宫动静脉结扎处稍上方,环绕子宫颈峡部切开子宫颈筋膜层深约0.3-0.5mm,用四把Allisrsquo;S钳钳夹切开筋膜层提起,用尖刀或电刀自子宫颈前壁开始呈锥形向下环切子宫颈管内膜及子宫颈外口移行带区,连同子宫体一并切除。干纱布及酒精纱布各一块依次塞入阴道,术毕自阴道取出。剩于宫颈残端组织用Allisrsquo;S钳内翻提起,用碘酒、酒精依次消毒,“0/1”号可吸收线沿残端宫颈组织内缘作荷包缝合收紧,形成一个新的“小宫颈”。
2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阴道残端感染、恢复期阴道出血情况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腹胀、术后疼痛、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对照。
3 讨论
3.1 腹部小横切口及开关腹的优点。下腹小横切口长约6-8cm,其顺应了人体解剖和生理特点,顺应下腹皮肤的张力线。以撕拉方法分离皮下脂肪、腹直肌及腹膜能完整地保留皮下脂肪间走行的腹壁浅静脉,有利于组织供氧和供血,有益于切开的愈合,而且不需要止血,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缝线异物反应。由于切口小,位置低,正对着盆腔脏器,操作范围小,术中不需要暴露肠管,对腹腔干扰小,有利于术后肠功能的恢复,也使伤口疼痛减轻。而且该组患者平均年龄44.46岁,该年龄段妇女大多腹部脂肪堆积较厚,增加了手术难度。选用髂棘连线下3cm做横切口。此处皮下脂肪较薄,渗血、出血的面积小,有利于暴露术野及皮肤缝合。术后瘢痕小,切口美容效果好,减少了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由于手术波及范围小,对盆腔粘连的患者尤为适用。由于不缝合腹膜,不缝合脂肪层,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减少了手术步骤,再次减少切口内缝线,节约了手术时间。而且许多动物试验证明不缝合腹膜可以减少粘连,不缝合腹膜使其无张力,术后疼痛轻,切口愈合快。
3.2 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点。改良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的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需要下推膀胱至宫颈下2-3cm,而本术式只需略下推膀胱,使膀胱剥离面小,出血和形成血肿的机会减少,术后膀胱恢复快。不切断子宫骶韧带和主韧带,术式简化,特别是宫颈粘连者不需要分离粘连,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盆骶的支撑作用。(2)保留子宫动静脉下行支,减少了术中出血,对神经损伤小。子宫动脉下行支为宫颈阴道的营养血管,故本术式不影响血供,减少阴道残端感染和恢复期阴道出血。(3)不切断子宫骶韧带和主韧带,术式简化,特别是宫颈粘连者不需要分离粘连,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盆骶的支撑作用。(4)在筋膜内操作,远离了膀胱及输尿管,保留完整的骶韧带、主韧带和宫旁组织,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盆地组织对盆腔脏器的固定和支撑作用。
3.3 集束法处理圆韧带和附件的优点。集束法一并切断缝扎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或骨盆漏斗韧带),可使附件悬吊在圆韧带残端上??卵巢不至于下垂。减少了因卵巢静脉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