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前突32例临床观察.doc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前突32例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前突32例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前突32例临床观察 张庆东 张敏(南阳市中心医院肛肠科 河南南阳 473009) 【中图分类号】R6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23-02 采用点状结扎直肠前突的粘膜和直肠内脱垂的粘膜或内痔来消除直肠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对各结扎点进行l∶1消痔灵粘膜下注射,可使局部粘膜与肌层粘连,增强对粘膜的支持;术后中医辩证治疗整体调节,充分恢复正常直肠动力学,消除直肠无力现象。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均为经产妇女性,35~61岁,平均年龄为52.6岁,病程8个月至l2年,平均为3.8年。 1.2诊断标准 1.2.1临床表现 自觉肛门下坠,便意频繁,小腹胀满或会阴堵胀,努挣难下,排便不畅,感便后未尽;严重时需要在阴道内加压方能排便。 1.2.2肛门指检 以食指纳入肛内,在肛管上端的直肠前壁处向阴道推直肠粘膜,若感觉直肠粘膜松弛,向阴道凹入,即为直肠前突。肛门镜检:可观察到直肠前方粘膜突出如球状。排粪造影检查可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并了解直肠前突的深度和宽度[1]。 2 治疗方法 2.1手术方法 2.1.1术前灌肠 病人取侧卧位,常规会阴消毒,用长效麻醉药行局部麻醉。直肠阴道内消毒。充分扩肛,术者右手伸入肛门指诊直肠前突的凹陷中心,左手食指伸入阴道内与右手食指相对,将阴道后壁向直肠方向顶起,用组织钳A将顶起的粘膜夹起,缓缓拉出肛门口;另用组织钳B夹起组织钳A上方粘膜,再用弯头血管钳于组织钳B下方夹紧,去掉组织钳B,用l0号丝线于血管钳下方8字结扎,同时由助手缓缓放松血管钳。同样处理各结扎点。 直肠粘膜注射以直肠前壁结扎点为主,兼顾侧壁的直肠粘膜内脱垂的结扎点,l∶1消痔灵每点注射0.5~lml,总量不超过30ml。 2.1.2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以前突中心为中心,组织钳夹持松弛的粘膜,自上而下结扎3~5点,各点之间保留正常粘膜0.5~1cm:同样处理11点、l点的直肠粘膜及其他处的直肠内脱垂的粘膜,并使各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进针宜与直肠纵轴平行,深度勿穿透阴道膈,长度勿刺破子宫颈。注射时应以结扎点呈竖柱注射,以粘膜隆起为准。虽然注射后出现粘膜表浅性坏死,愈合后疤痕对纠正前突更有利;但仍应避免大面积粘膜表浅性坏死。术后肛内塞入痔疮宁栓、玉红膏油纱条。每天一次。 2.2中医辩证治疗 2.2.1中气不足型 肛门下坠,便意频繁,小腹胀满或会阴堵胀。自觉粪便向阴道方向堆积而不能排便,努挣难下,便后不净。便后气短乏力,舌质淡,色白,脉虚。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l0g,生炒白术各30g,柴胡6g,升麻6g,炙黄芪30g,油当归30g,全瓜萎30g,白芍30g,草决明30g,火麻仁15g,水煎服,日一剂。 2.2.2肾阳不足型 年老体弱者,排便不畅,自感便后不尽,会阴堵胀。自觉粪便向阴道方向堆积而不能排空,努挣难下,牵及腰背酸软,兼四肢不温,喜热怕冷,排便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而虚。自拟温肾通便汤:肉苁蓉30g,仙灵脾30g,何首乌l0g,胡桃肉l0g,熟地l0g,火麻仁20g,郁李仁l0g,益智仁l0g,干姜l0g,附子l0g,苍术l5g,炒自术30g,水煎服,日一剂。 3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自觉症状消失,临床体征消除,客观检查指标正常。(2)好转:自觉症状好转、临床体征基本消除,客观检查指标改善。(3)未愈:自觉症状无好转,临床体征及客观检查指标无改善。 4 疗效评定 术后服药l月后近期治愈25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l00%,一年后总有效率无变化,2例由治愈降为好转。 5 讨论 直肠前突虽属于功能性疾病。它不是一种单纯性病变,常与一种或两种以上异常现象并存,临床上解剖异常和症状关系仍不清楚。现代医学保守治疗多采用泻剂药物通便,长期应用造成维生素缺乏、结肠黑变、泻性结肠等副作用。 我们将内痔结扎术和内痔粘膜下注射术移用于直肠前突,采用点状结扎直肠前突的粘膜和直肠内脱垂的粘膜或内痔来消除直肠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对各结扎点进行1∶1消痔灵粘膜下注射,可使局部形成粘膜与肌层粘连,增强对粘膜的支持,加强了直肠前壁张力,减少粪便阻力,减轻便秘。应用长效麻醉药进行局部麻醉,可以长时间缓解耻骨直肠肌痉挛,打破痉挛—便秘—痉挛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减少粪便的阻力,减轻便秘。通过手术治疗直肠前突各个发病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