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护士锐器损伤与防护对策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临床护士锐器损伤与防护对策
杨丽丽 史雪梅 代丹丹(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157000)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52-01
临床护士在为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经常接触到诸如注射针头、手术刀片、针剂安瓿、碎玻璃等,由于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或操作不当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锐器损伤。针刺伤后被HIV、HBV、HCV、其他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预防锐器损伤及伤后如何处理成为护理工作迫切关注的问题。
1 加强防护意识国内很多学者研究显示:临床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不强,特别是即将成为临床工作者的实习护生。姜文莉[1] 对179 名护生调查示,85.5%的护生在掰安瓿时从未采取保护措施。经证实,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定期的在职教育,可防止30%以上针刺伤的发生[2] 。因此,医院应重视各种形式的教育,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各科室在根据本科的实际情况在易发生针刺伤的地方做好警示图。对实习护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前,必须有3 个学时的“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的培训。相信通过点、面结合的教育,能大大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2 规范操作流程制定安全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确保每位护士掌握该流程。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时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的可能减50%以上[3]。操作后正确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分离污染过的针头与注射器,操作中时刻保持警惕;使用过的锐器置入耐刺的容器中,容器外有醒目标志,锐器收集到容器容量的3/4 时及时更换;给不配合病人使用锐器时,应有助手协助;传递锐器时,禁止将锐器利面朝向他人或自己,以免勿伤;使用后的物品应由操作者本人处理以降低针刺伤的危险性 。
3 完善防护措施如被刺伤后,要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首先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流出,同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并用抗菌肥皂清洗受伤部位;彻底冲洗后,再用0.5%碘伏、75%酒精、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消毒创面;误伤者2 天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如果接触的是乙肝患者,应在24 小时内接种高效价免疫球蛋白0.06mg/kg,同时进行血乙肝标志物检测,阴性者注射全程乙肝疫苗;丙肝应注射干扰素300u/d,共3 天,观察6-9 个月;被HIV 感染的血液,短期内口服大剂量叠氮脱氧核苷,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 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6 周、12 周、6 个月等);完善锐器伤登记上报制度及暴露源、暴露者追踪随访制度,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后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填写完整的针刺伤登记表,以得到及时的处理,相关部门定期分析发生因素,制定防范措施,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
4 临床新方法与新技术4.1 安全留置针代替普通留置针临床针刺伤造成的职业暴露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为了保障护理职业的安全性, 医院已经用安全留置针代替普通留置针。国内有学者研究显示使用安全静脉留置针针刺伤发生率为0,而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针刺伤的发生率为1.4% -4%不等[4]。
4.2 临床预防针刺伤的新方法4.2.1 用剪刀代替锐器收集盒的分离卡槽有研究显示用锐器盒卡槽分离一次性投放分离成功率只有71%[5],其严重加大针刺伤的发生可能性。把使用后的输液头皮针从锐器盒的投放口投入,从头皮针的延长部分紧靠针头位置用剪刀剪断分离,在减少污染、预防针刺伤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4.2.2 临床预防针刺伤的小技巧在我国,锐器盒是降低针刺伤有效方法之一,但有的医院将锐器盒放在治疗室污物台上或污染区的一个角,护士在配药及治疗后需移动才能丢弃使用后的锐器物;有的放在治疗车的下层或靠近操作者的地面上,由于锐器收集盒放置位置较低及收集入口小导致丢弃时可视性差,往往发生不能一次准确地投入到收集盒内,再次处理时,增加了操作者受伤的危险。所以宋平等[6]利用废弃小纸盒,将塑料泡沫放到纸盒的底部,将其作为锐器盒放在治疗盘内,治疗盘内另放小剪刀,当护士拔针时,携带治疗盘至床边,撤针后,立即将头皮针插入塑料泡沫内,用备好的小剪刀将连接处剪开,然后将盒盖关闭,带回再统一处理这样就大大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总之,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针刺伤的防护管理,健全一个职业暴露防护系统,才能保障护士的健康安全,同时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从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1] 姜文莉,吴永琴,高歌心,等.护生实验操作损伤及自我防护相关内容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10):57-58.[2] 韩晓玲, 韩春玲, 刘桂娟, 等. 护生实习前标志预防认知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3):69-71.[3] 毛秀英,
文档评论(0)